藝術收藏有三部曲:「先被人家騙、再騙自己、最後騙別人。」


2010.5.28經濟日報: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昨(27)日指出,藝術品價格高,但市場仿造技術純熟,不少贗品幾可亂真,想要練眼力,除了多逛博物館、多看真品,還要具「有罪推定」的心態,沒辦法證實是真品,就別相信。


買到假古玉 引發興趣

曹興誠對藝術品的熱愛,業界聞名,他已名列全球百大藝術收藏家。蘇富比全球副總裁James Stourton在三年前,曾出版「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一書,書中介紹二次戰後至今,全球百位重量級的收藏家。

曹興誠說:「書中提到四個日本人、三個中國人,而三個中國人中,兩位已經不在世,只剩一位還在,那就是我。」

很多人都對曹興誠的收藏緣起,感到好奇。他說,其實是個有趣的機緣,多年前他要送禮給朋友,想起這個朋友愛古玉,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到士林一家骨董店,買了據說是宋朝與商朝的兩塊玉。

曹興誠笑說:「那位骨董老闆犯了個錯,他在我買了玉之後,又送了我幾本有關玉的書,我看著看著,發現書裡面提到的真玉的條件,我買的玉全都沒有,倒是假玉的特色,全都有了。」

後來,曹興誠又陸續看了些書,才發現那家骨董店中,一個真品都沒有,全是假的,「我搞了一肚子古玉的知識,一件真品都沒有,怎麼行?」


收藏三部曲 入門必學

於是,他開始踏上收藏之路。曹興誠表示,他常跟朋友說,收藏其實很簡單,買就是了,但藝術收藏的重點,其實在鑑賞,現在有很多人收藏卻不鑑賞,只為投資,對此,曹興誠很不以為然。

他坦言,在市場供需機制中,好的藝術品,的確能增值。例如清代的粉彩瓷器,從80年代到90年代,足足漲了十倍,直到現在還在漲;儘管如此,曹興誠仍認為,收藏最重要的,在於藝術為人帶來的真、善、美、樂,心靈的充實滿足,才是關鍵。

如今藝術市場交投熱絡,贗品極多。曹興誠說,常有人開玩笑說,藝術收藏有三部曲:「先被人家騙、再騙自己、最後騙別人。」

究竟要如何收到真的藝術品,避免「誤入歧途」?曹興誠說,首先,要有科學態度,沒證實是真的,就是假的,最好要「有罪推定」;其次,要多看真品,多比較。

曹興誠舉例說,若是外人要冒充家人騙你,其實不容易,因為我們都聽慣家人的聲音了,一聽到冒充者,就覺得怪怪的,同樣的,常看真品、看到眼熟,這樣看到假的,就會感覺不太對勁。


鑑賞三境界 都要和諧

但如今造假技術高超,單用比的,也有困難,曹興誠建議,不妨用些科學方法,例如X光可以看青銅器的鑄造方法,也可以去測金屬成份。他強調,用眼睛、用腦、用心去鑑賞藝品,而不能用耳朵、只靠聽說。

曹興誠認為,藝術品要有三層和諧,第一層的和諧,就是造型的和諧,第二層的和諧,則是造型和其象徵意義的和諧,最後,觀者會被藝術品「吸住」,進到忘我的狀態,達到觀者跟被觀物件的和諧。

***我覺的「先被人家騙、再騙自己、最後騙別人。」這句話最傳神了 。***


//////////////////////////////////////////////////////////////////////////////


{曹興誠}老董是最有種的科技人.不屈服(陳水扁)威脅.一毛不給(陳水扁).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上這兩篇是論文級的. 科學解釋.

 

 

///////////////////////////

 

論出土古玉的五大特徵

 

 

玉器長久埋在密閉的墓穴或土壤之中,受溫度,濕氣,壓力及坑內其它酸鹼物質等的影響,將使玉器本身分子

結構漸次發生改變;而玉石中所含的鈣,硒,氟及結晶水等元素又極其活躍,

一旦游離散失後將使其孔隙變大,致坑內及土壤中的各類物質便會經此慢慢侵入肌裡,

 

而藉由內外元素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化學,物理變化後,非僅會形成各種絢麗多彩的沁色甚且也會隨著質變的加深進而衍生出多樣的次生結構體

 

 

;不過,出土古玉也有未產生變化者--戰國 兩漢 玻璃光出土件 

 

 

 

 

,應係戰國早期入土,卻同樣保有原玉質而未有任何變化.但這畢竟是少有的特例,

 

 

經考古文物證實一般而言,玉器入土百年以上就會產生沁色與質變~

 

 

 

當然,玉質本身結構及坑口環境是重要決定因素.

 

 

 

,上手玉器亦有相當數量,累積經驗所得,綜結出土古玉器表常見特徵後,

 

歸納成五字訣~坑,斑,沁,裂殘,皺

 

 

,歲月造成的滄桑與痕跡經由人工是無法一蹴而成的,

 

 

 

只要能把握住訣竅(最好三項以上)則必可避免上當生悔;

 

 

 

其實出土古玉的表徵就如同老人的皮膚一樣(痘痕,皺紋,傷疤,老人斑.....)是躲不過明眼的.

 

 

一.坑:

 

1.蛀孔--(外物質造成)

 

孔洞似經蟲蛀而成;一般口徑小且深,特徵為洞口較窄,內部相對較寬廣,以高倍放大鏡觀之,狀似迷你型鐘乳岩洞,而洞旁常圍有一層質鬆的粉狀圈,洞內則可見網狀或球面狀體,亦或有不規則的細小針狀結晶橫生.(現在仿古 可以強鹽酸 照成.但細看依究可分別)

 

2.蝕坑--(外物質造成)

 

受酸鹼物質侵蝕而形成的凹陷腐蝕現象,面積稍大且淺,形態亦不規則(類似燒燙傷癒合之皮膚或天花遺留之疤痕);受蝕部位仍保有如原玉表一般之油潤與光澤.(仿古可作出 類似樣子)

 

3.螞蟻腳--(內物質 玉皮變化)

 

玉表受蝕所形成之點狀凹痕;坑小而淺,有如螞蟻走過的足跡.因沁點上一般多留有褐色沁附著,

 

 

4.釘金沁 (內物質  玉表面 凹陷 塌陷現象) 另外說明

 

 

 

二.斑:(可能是 坑口 外物質  依附在玉器表面現象)

 

 

1.松針--形同密集之小撮松針或羽絨,一般於水沁部位最為常見.

 

2.霉斑--為灰黑或灰綠色狀似雪花之小斑點,緊貼於器表之下.

 

3.癬斑--有如皮膚癬一般,成小顆粒狀突浮於器表,形態顯乾澀.

 

4.熔斑--玉表形同熔蠟般的不規則起伏變形,狀似小麵包並具油潤蠟酯光澤.

 

5.晶斑--為不規則塊狀或片狀,甚或成花瓣形,其色澤明顯與周邊有別;或潛於器表之下或呈痂狀突起.

 

 



 

 

 

 

  三.沁:

 

沁: 這字 要透過( 地質學 礦物學 物理化學才能 融會貫通  )

 

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其它古董所沒有的現象,

 

天然沁色呈漸次暈染(擴散),過度有序且深入肌裡,

 

受沁後的玉件其細膩質感並不受影響且越盤越潤,

 

沁色 程度 會依.玉種不同.墳墓坑口不同. (入土)時間長短. (出土)時間長短.盤玩與否....

 

而有各式各樣的變化.這也是玩古玉 20~30年的藏家 .樂此不疲的原因.

 

 

注意: (仿古玉器.玉件細膩被破壞 所以 必然乾澀..會浸油臘來掩飾.)

 

 

 

 

假以時日甚至會產生色差變化,這也正是盤玩古玉誘人之處;

 

由於作用物質與條件的不同所顯現的沁色也千變萬化,其中比較特殊者有:

 

 

1.水銀沁. 黑漆古.--目視呈黑色;

 

黑色沁之成因,當極可能係土壤中的外來物質慢慢侵入玉裡所致.該類玉件在燈光下以放大鏡仔細觀之,

 

黑中多會透著咖啡紅,有些或可見閃閃銀色光點;而且另有一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

 

 

於受沁部位一般都可發現有極細微之樹根鬚狀凹痕散佈.

 

2.牛毛紋--特徵是沁紋均順著同一個方向成細絲狀分佈,細短卻不雜亂;真牛毛紋必有部分會呈凹陷現象.

 

3.釘金沁  玉質本身玉表皮凹陷造成. (現在 仿古還沒有破解 .如何讓玉表面 自行凹陷)

 

 

 

 

四.殘:

 

象牙白.雞骨白(地火.人為.後仿)--色如煮熟的雞骨;該等玉器比重相對較輕,硬度亦低.

 

(地火)天然形成(坑口高溫造成)   之雞骨白表面會有一層白化包漿,

 

 

散發出古磁般柔和光澤,部分有開窗可見原玉質甚或透光;

 

 

偽作者除器表乾滯毛澀外,以火燒製而成者會留有爆裂紋(火劫紋);

 

 

若是化學物品做偽,則表面雖白卻無法深入玉裡,在強光照射下不是通體透光就是完全不透的死白.

 

仿古 用微波.電度 窯燒....仿造出更難分辨真假 雞骨白.

 

建議白化古玉.都不要買.因為玉質已經死掉.

 

1.天殘(缺)--玉件經切割定樣後,碾琢成形時為顧及器物之整體佈局或造形而不得不保留玉表開料時遺留之缺陷~當然,此一缺陷必須無傷大雅!

 

 

2.地殘(裂)--除常見的經由酸,鹼物質侵蝕或風化所造成之殘缺外,較特殊者有:

 

(1)冰裂紋--形同古磁表面的開片,亦如防爆玻璃受擊後的裂紋;整件器物看似即將散裂,但實則完好亦可盤玩,且側視器表卻不覺紋線存在.

 

(2)縫裂紋--玉器入土後因本身質地結構的變化或受地熱,地壓等外力長期的作用而產生裂紋;一般言,此類紋線均有明顯之凹陷現象,但並未列透至另面,亦未斷開.

 

3.人殘(崩)--因挖掘作業疏失或把玩不慎對器物所造成之傷害;另;後期加工,改造亦當屬該列,這類器物個人以為最不值得收藏與把玩.

 

五.皺:(橘皮)(蛤蟆皮)

 

 

1.凹陷--器物邊緣或表面受沁較重處所出線的萎縮現象.

 

 

特徵是器物雖因而有所變形,但原有的紋飾依然隨形連續並未中斷,否則必然是殘件!

 

 

2.波浪紋--玉器表面因收縮而形成高低起伏不規則的紋線

 

 

///////////////////////////////////////////////////////////////////

 

5000~8000年 玉學   高深莫測 

 

研究 學者 著作 如天書般.

 

新手 看到想吐是正常的.

 

 

明清件 只要 玉質好 工細 就是好玉器.

 

但明清 也有相當玉器出土 只是 出土皮殼包漿細微   沁痕微淺..

 

但還是有相當 參考價值.

 

 

沒聽過 那一藏家 看不懂明清件出土件   還能分辨 隋唐件...更不用說 戰國 兩漢玉器.

 

 

閱千曲 而後知音  .....     觀千劍而後視器.. ..

 

你看過 千件 真的 明清玉器嗎?????

 

 

10月 歷史博物館 有 台灣知名藏家 玉器展出. 

 

故宮博物院 多寶閣玉器 都是 好學習地方.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尺寸:長度 4 4.5 cm 格寬 4.5 cm










器型:玉劍銘文與受沁局部放大的沁痕圖片
古物尺寸:  










器型:戰國榖紋圓勒沁痕放大圖片,沁痕直徑約髮絲十分之一。
古物尺寸:高度 4.3 cm 直徑 2.3 cm










器型:兩件不同時間空間玉器竟有同型樣沁痕則同型樣沁痕就是辨沁依據
古物尺寸:若戰國榖紋圓勒的沁痕是自然受沁形成則吳王夫差玉劍沁痕也是自然形成







第伍章:從受沁相關自然科學探討辨沁


第一節:辨沁選擇沁色或沁痕比較


  出土古玉因為久埋於地下,出土後大部分都會有受沁跡象,受沁一詞是民間對這種質變現象通稱,科學解釋是一種礦物風化跡象,就不同沁象相比較,差別是在型態、色澤、顯或隱等。這種物化現象是物質與物質間相互分解結合所形成,不只是在深入地下墓穴中進行,在其他任何地方只要跟空氣或其他物質接觸,都隨時在進行這種質化變動,任何材質做成的器物表層在接觸後,都會由於質化作用,導致器物表層漸漸改變原來平滑面象,例如金屬生鏽、木材腐朽、礦物風化等都是質化所留痕跡,雖然材質各有不同,但只要稍微用心觀察都能看出不同質化特徵。因為這種原因屬於礦物的出土玉器,在表層質化受沁處會有,玉質顏色和晶體結構受質化變動影響,玉質會改變部份原來質色、晶體形狀、排列結構等,這二種受沁變化現象傳統通稱,前者為「沁色」後者為「皮殼」。


  沁色之形成是玉器在質化受沁過程,因吸附連結與沉澱作用,玉質結合到礦物質、有機質、膠體物質或其他沁質,這些沁質其質色慢慢改變部份玉質本來顏色所形成。


  皮殼之形成是玉器表層,玉質晶體形狀與排列結構,在質化受沁過程因吸附連結與沉澱作用,結合的沁質粒子佔據晶體間原有間隙,加上酸鹼值差異和溫差熱漲冷縮擠壓關係,改變晶體原來形狀和排列結構所造成。進一步觀察這種結構性破壞,因酸鹼值溶液滲漏和滲透作用,與時間質化循環關係,會使玉質表層區面有結晶瑕部位,產生溶解或腐蝕裂痕,無結晶瑕區面造成單位面積之間不同平度平差。這些平差現像從受沁較明顯表層區面來看,主要是晶體遭酸鹼值溶解或腐蝕程度不一,之間會形成極細微高低落差,這種極細微高低落差跡像,有的很密集有的很疏離,與沁色一起散佈於玉器表層任何地方,落差細微的象皮膚皺紋,落差明顯的像橘子皮表層。若在顯微鏡下放大倍數觀察,這些極細微溶解或腐蝕痕跡,有點狀、絲狀或斑狀及其他不規則狀等,各種形狀都帶有沁質色,這些帶色痕跡即是沁痕,因此可以暸解受沁跡象所謂皮殼,是有不同形狀的極細微溶解或腐蝕痕跡,集結在玉器表層所形成的現象俗稱。


  但是考證受沁要從屬同化學源,所產生的沁色和沁痕兩種跡象著手,若兩者要作為考證受沁辨別依據,應該選擇其中那一項,才能符合考證辨別要求,比較之前要先暸解視覺記憶差別。受沁常態視覺是先看到沁色,因為與玉質顏色往往有對比效應,雖是如此但視覺對顏色的辨別是印象比較,其二對看到的顏色,無法象長度或重量做出一種計量,另一方面顏色詞彙是混亂的,不同的人對看到的顏色有不同的稱呼,這些原因無法使沁色制定一種或數種標準,考證受沁若要從沁色作辨別,因無法制定辨色標準,所以不適合從沁色作辨別考證。而沁痕是極細微受沁色所涵蓋,需透過顯微放大才能觀察到,與沁色比較是不同層次的視覺觀察,沁痕雖很細微但卻有型樣,可作為一種辨別對比標準,從視覺記憶標準作比較,比沁色適合用來作為辨別對比依據,因此考證受沁應該選擇沁痕作辨別依據。


第二節:葬玉受沁與土壤物理關係


  考古學至今並未將受沁,列入考證年代鑑識參考,主要是考古出土玉器,已具有出土時間、地點證明,玉器是在過去某一點時間陪葬,無論玉器是在陪葬前多久完工,陪葬就是玉器被放置在另一個空間,從新計算至今時間開始的保管處,所以出土玉器因出土空間證實是過去空間,而肯定玉器是當代或之前雕作,不必再藉受沁辨別相關研究,提出雕工是過去時間完成證據。因為這層關係考古學就不必,再從玉器本身探究質成器,過去至今時間證據從何而來問題,所以從考古有結合歷史學、工藝學、美術學、礦物學等相關知識,而未有自然受沁相關科學研究。民間雖自清朝就有受沁論述,但對受沁生成、過程、結論並不瞭解,今也沒有一種科學方法可以辨別受沁,因此受沁論述至今只能當作是一種考證年代參考看法,在不同與不懂立場之下,一直無法受到學界重視。


  此外鑑識從觀察到斷代對雕工時間表達,目前只有論述並沒有辦法舉證,此義是說如果是西漢早期古玉雕,考證就應該從玉器本身提出西漢早期完工後至今,這段過去時間證據佐證玉器雕工,才符合科學考證原則,這段話乍聽難以想象但仔細思考卻很實際,問題是過去時間已無法觀察如何舉證,所以舉證時間在觀念上要有些轉換。人會製作計時工具,自然就會在所有物質留下時間紀錄符號,例如風化、銹化、腐化等變化所留下的痕跡,這些都是自然記錄時間留下的符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見到,考證時間只要融入這些見解就有考證方向。受沁是礦質玉器一種風化,過程就與時間成一種對應關係,則過程即在詮釋時間,辨沁成為進入考證過去時間門徑,但是受沁有自然與人工之別,這就是為什麼需要一門辨沁知識原因。受沁是一種可以觀察的物質變化現象,其中變化與物理、物理化學自然科學有關,雖然目前沒有鑑識受沁這門知識,如果從其他自然相關知識探索,是否能從中找到自然辨沁依據,應是值得嘗試的一種新開端。


  受沁是一個高度錯綜複雜變化體系,促成變化的內外在因素,除了受沁質的材質結構與沁質種類、劑量、酸鹼值不同外,還涉及到空間溫度、水分與時間等相關自然因素,都與受沁變化有密切關係,這些複雜變化相關知識,已脫離考古相關的歷史學、工藝學、礦物學等領域,有必要再引入相關自然科學,擷取部份知識做遞補辨識需要的空缺,探討受沁生成、性質、成分、形態等問題。陪葬玉器從考古出土實際觀察,是深埋於地下土層中與土壤做密切接觸,土壤物理化學變化應該是,最直接影響玉器受沁生成變化,對受沁物理化學知識暸解,會有一定程度幫助。例如外在沁質是如何進入玉器中,就是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受溫度變化影響,將溶於水中的沁質,經水的滲浸作用滲入玉裡,在溫度升高水分蒸發時,沉澱於水中的沁質就沉積在玉器表裡,水分就是受沁媒介,溫度就是受沁動能,較詳細的溫度、水分、沁質結合變化知識,都在土壤物理學中,這是引述其中相關性知識目的。


第三節:受沁動能溫度


  溫度為受沁一個極重要動能,溫度直接影響墓室中水分,空氣構造,微生物和酵素活動,增進陪葬物、屍體、動植物殘體分解,提供部份沁質來源。而所有的熱能有兩個基本來源:一、從太陽及天空輻射而來,二、由地球內部傳導而來,但後者之重要性極小。墓室上下四方之土溫變化,有外在(環境)及內在(土壤)因子,擔負起墓室溫度變化責任。

  環境因子:一、凝結,為一種放熱作用,不論何時水蒸氣從墓室空氣中或土壤內凝結而明顯使墓室變熱,同樣的水之凍結也放出熱能。二、蒸發,是一項吸熱作用,與上述方向相反,蒸發速率越大則土壤更冷,陰濕的墓室很少有熱的,同樣冰之融化也是吸熱。三、隔絕,墓穴至地表土層厚度隔絕太陽及天空輻射,環境因子影響墓穴土溫,隨著土層厚度增加而減少,深度自地表兩公尺以下,輻射改變土溫之變動幾乎等於零,土溫變化係土壤中水之凝結與蒸發,由於吸熱及放熱有一個對等影響關係,維持地下更均勻溫度。

  在夏季時被隔絕的土壤,常比直接暴露於這些因素下之土壤更冷,這種原因在冬季情形恰好相反,土層隔絕使地下墓室溫度與當季地上溫度相較往往偏高,四季變動季節在交替之時溫度變化能深入地下頗深之處,可能達到十公尺或者甚至更深,需要視當地屬於那一形氣候及土壤而定,造成地下墓室溫度較大變動也是在季節變動時。


  內在因子:墓室上下四方土壤中的有機質、礦物質,或陪葬的金屬、木材、布帛、皮草、礦物、腐質物等任何物質,各種物質本身對溫度變化所需要的熱量各有不同,將一克物質升高攝氏一度所須的熱量,與同重量水所需的熱量比稱為比熱,由比熱得知,幾乎所有物質比熱都比水之比熱小,那麼水溫升高所需熱量比任何物質為多。

  熱分子傳導動能稱為導熱性,水溫升高所需熱量比任何物質為多,則導熱性就比任何物質低。導熱性高低與物質粒子結合密度有極大關係,一些晶體粒子排列較緊密,粒子之間接觸面積較大,而空隙較小物質,例如金屬、礦物材質等陪葬物其導熱性強於,一些粒子結合密度較疏鬆之物質,粒子之間接觸面積較小而空隙較大物質,例如木材、布帛、皮草等陪葬物或乾鬆物質,是因為熱分子傳導受粒子接觸面積大小影響。

  如果水與一些密度較小的物質結合時,水分子成為物質粒子間之橋樑時,會填補粒子之間空隙增加其接觸面,另外結合的物質熱容量都小於水,兩者結合所需的平均熱量,大於原來物質升溫所需熱量,多出之熱量可以傳導給需要熱量較大的水,則水和陪葬物粒子結合傳導性,依含水量增加增高熱容量也隨之增高,此時熱之擴散性也隨之增高,由於熱之擴散性與導熱性成正比,而與重量體積之比熱成反比,因此陪葬物粒子熱之擴散性隨含水量之增加而增高,比起導熱性之增高要緩和些,因此潤狀的土壤由於導熱性較強,常有一個較均勻的溫度於墓室中。


  導熱性與熱之擴散性,藉由物質密度傳導熱分子,是提供物質粒子之間相互分解與相互結合之動能強弱,導熱性與熱之擴散之間的溫差,調整著物質粒子動能速率,也代表著物質之間相互分解與相互結合的快慢。溫度變化來自熱能增減,因環境與物質對熱量需求不同,藉水分的結合與分開調節環境與物質彼此間的溫度均衡,從溫度變化中熱能提供物質粒子動能化合,使靜態粒子在動態中相互結合產生一種新組合。墓室溫差變化較大是在季節變動初,較小溫差是在當季季節中,而溫度變化隨季節變動一直循環不停,這種變化組合就持續不斷,玉器表象就漸漸改變表層原貌。

  溫度對沁質構造、形成之影響多為間接的,在物理方面,溫度導致墓室內水蒸氣之移動,此乃因蒸汽壓之差所引起,壓力促使沁質中礦物成分的黏粒與有機膠粒,有一種轉動位置的趨向,而處於互相靠攏相接在一起之現象,由於分子引力及表面膜引力之關係,在化學方面,溫度影響化學反應之速度,因此促進有機質之分解與礦物風化。


第四節:受沁介質水分


  受沁過程一個最重要介質為水,水常佔據固體粒子間空隙中之一部分位置,同時水也是墓室中最具動態物質,水影響陪葬物的物理化學反應,因此水行為的知識是暸解多項陪葬物物理現象基礎。水的存在來自墓室中的空氣與周遭土壤中,水是許多水分子聚集而成,每一個水分子所佔的空間位置是決定於其中之氧原子,兩個氫原子幾乎不佔位置,水分子不是個別單獨存在的,其中氫原子擔任一項連結的鍵,把水分子相互連結起來,此氫鍵原子原屬於其中之一氧原子所帶的,因此水可視為許多水分子,被氫鍵結成一個大聚合體,氫鍵把水分子牢固的連結聚合在一起,使水之熔點、介質常數、比熱及黏度等,都是非常高於其他類似的,甚至分子量更大的化合物。


  水之存在有固體、液體及氣體三種狀態,由一種狀態變到另一種狀態,必涉及能量的變動,在固態時所含之動能最少液態時則較多,其差異原因即為三態時分子運動速度之差異,任何時候水由一種狀態變至另一種狀態,是氫鍵建立或破裂,因此必須有適當的能量,來完成狀態間之轉變。水的三態變化是對熱能的吸收與放熱反應,水的凝結是放熱具有昇溫作用,蒸發是吸熱具有冷卻作用,兩者間所須的熱量是相等,因此水是影響墓室溫度變化最重要物質,而溫度變化也是造成水之移動因素,常溫凝結的水分視陪葬物質當時含水量,依飽和狀態和非飽和狀態移動,吸熱蒸發的水蒸氣可依擴散而移動,此由蒸氣差異而引起,另一方面依空間氣流移動,但是封閉墓室無氣流對流影響,水分子是靠蒸氣總壓差異移動。


  水分子在靠近固體表面時的排列構造,似乎比一般水體中的排列構造更有規律,靠近固體表面水的密度,與固體表面接觸時產生強大的黏性於極細微的孔隙中,水比其他任何溶劑能深入更多的反應,幾乎存在墓室中或土壤之任何物質都能溶於水,尤其是水中荷有酸鹼度對陪葬物,更能反應水的溶解,水何以為良好的溶劑,有下列幾種原因:1. 水為一種雙極子性分子,能自身轉動其方向,使其正價中心朝向荷電之化合物,也可使其負價中心朝向荷陽電之化合物。2. 水之介質常數甚高,因為水能取得高能量以消除氫鍵,例如吸熱蒸氣成氣體時,很自然的水能減低其溶離子之電引力,例如硫酸,糖或鹽一旦被溶解即不易在集合一起。3. 水分之氫鍵連結其他物質,引起水成為最活躍化合物之一,例如C2、H2、OH等元素能與水作密切之混合。

  水的溶解度隨溫度昇高加快,但是氣體之溶解度,隨溫度上昇而降低,下面的分析可解釋此矛盾現像,一個物質溫度愈高,其分散的傾向愈大,因此固體物質如糖鹽類更容易溶於熱水中,但另一方面氣體本身就是高度分散的,當氣體獲得熱能時,勢必離水而分散於空氣中。水對物質溶解度各有不同,例如水能溶解空氣中的CO2較O2為多,溶解O2較N2為多,由此可暸解墓室中的氧,除了封墓之時空氣中有少量的氧以外,之後是土壤中的水分帶入,水有溶解許多物質的功能,其對墓室陪葬玉器形成受沁是最具重要性的。


  黏度:一種液體或氣體其內部摩擦力引起其抵抗流動性質,水的黏度與其他液體一樣隨溫度而起變化,水在 2 0 ℃ 之黏度差不多很正確的等於1Centipoise(單位),就如此低分子量之一種液體來說,雖之黏度是很大的,其原因也是由於氫鍵之關係。黏度是滲浸作用與滲透作用的一個重要因素,水再接觸金屬或拋平的玉器表面時黏度是很高的,所以移動極慢甚至完全停止移動,而移動因素要視接觸位置,與水分子結合的重量受引力而異,水之黏度知識對玉器受沁沁質施行沈降法的分析是很須要的。

  滲浸作用可視為滲透作用之初步,兩作用有相互的限制,滲浸能量是一個極具有動態性質,常依陪葬物質的粒子結構而異,金屬器物或礦物質粒子或晶體間的空隙極小,未能騰出位置供水分子滲入滲浸作用較慢,若沒有細微物質或墓室中的落塵填塞滲浸作用較快,此過程中表層水分被蒸發移去較少滲浸能量較大,滲浸能量依環境與陪葬物各有異的條件,而沒有一個健全通則可以概括一切的,僅供給一個概念說明陪葬物或玉器,連續長時間受沁的原因趨勢。


第五節:受沁原因陽離子吸附交換作用


  膠體之組成物質


  在墓室中的任何物質於適當情況下,能成為細微粒子的狀態,其直徑達到 0.5P -1.0mP 的程度即具有膠體特性,而可稱為膠體粒子,膠體粒子不論其為結晶體或非結晶體,都具有幾項共同性質 (1) 在水中能均勻分散成為懸浮體 (2) 粒子外圍附著一些水分子,形成水膜包圍粒子此為水合作用,(3) 粒子帶有電價常吸附電價相反的離子以平衡之。

  膠體粒子有礦質的、有機質的,兩者有時成密切結合有時個別存在,膠體是玉器受沁主要沁源之一,對受沁的物理性質及物理化學性質極具重要決定性,一、無機膠體:由礦物構成的膠體可稱為無機膠體,來自土壤中之黏土礦物。黏土礦物其主要部分可分為:矽酸鹽類及水化鐵鋁氧化物兩大類,黏土礦物大部分為結晶體,僅有少數種類為非結晶體。二、有機膠體:由有機質構成的膠體可稱為有機膠體,此即為屍體或陪葬物腐植化後,與落塵、土壤相結合的腐植質,腐植質概屬非結晶物質,粒子極細微顯棕色或暗棕色,其中之有機化合物極為複雜,大體言之其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複合體及多醣醛酸聚合物兩大類。


  膠體之水合作用


  膠體粒子的外圍常有多數的水分子包圍著,這些水分子形成一層水膜緊貼著膠粒表面使膠粒體積增大,此種現象為水合作用,膠體發生水合作用有下列二種原因:

  1. 膠體外圍所吸附之陽離子帶來一些水分子,因為大部分陽離子都有水合現象,水分子常存在陽離子與膠粒之間,吸附性陽離子之量愈多則水合作用愈大,陽離子之種類對水合作用之大小亦有關係,同一種膠體之水合作用常隨吸附性陽離子之種類而起差異。一般言之 Na 離子對水合作用之影響較大,H、Ca、Mg 等離子之水合作用較小。

  2. 膠體本身也具有水合作用的能力,就矽酸鹽黏粒的礦物無機膠體而言,此結晶體黏粒的晶面上,稜上及角上常有不平衡的價能吸引水分子,在晶面上所吸引的稱為平面水,在稜上及角上的水稱為斷鍵水。水合作用之大小與膠體種類有關,一般言之有機膠體之水合作用常大於無機膠體,有機膠體能從濕潤空氣中,吸取水分達到其本身重量的 8 0-9 0 ﹪,而無機膠體則僅能達到 1 5-2 0 ﹪,在無機膠體中則以 2 : 1 結晶型之膨脹黏土礦物吸水力最強,腐質物質與礦物黏粒能吸附水分主要是膠體粒子的關係,使有機物質與黏質礦物成為保水力強的濕潤狀。


  膠體之帶電現象


  膠體粒子常具有帶電性,而由靜電引力吸引一些離子,附著於其上以平衡其電價,膠體一般以帶陰電為主,此即為膠體之帶電現象。 1. 由於斷鍵所產生之不飽和價:環繞黏粒晶體周圍之稜及角均成斷鍵,故常有不飽和價之發生,主由於粒子愈細愈容易產生斷鍵。 2. 由於黏粒結晶體內部構造中,有原子替換作用所發生的超負價:黏土礦物內之原子替換,常發生超負價現象,由於替換的原子價無法與原來相同故使礦物帶來陰電。 3. 由於膠粒露出之一OH根起離解作用而帶陰電,因為膠粒表面有多數的-OH根,故膠粒帶陰電而為H離子所平衡,而此項H離子常可離解出來而被其他陽離子所替換 4. 腐植質的-COOH根及其環狀結構上之-OH根的離解,亦發生帶陰電現象,有機膠體常依此種關係而吸附多量的陽離子。


  陽離子吸附作用


  膠粒本身常帶陰電,其外圍多數陽離子與之接觸時即被其吸附,此種現象即為陽離子吸附作用。膠粒本身具有內離子層,此層為大量的陰離子層,故膠粒表面帶陰電,其外圍則群集一些陽離子中和其陰電。膠粒本身帶陰電,且吸附一些陽離子以平衡電價,故膠粒本身極似一普通鹽類的酸根部分,陽離子則似鹽類的金屬部分,此帶陰電之膠粒本體稱為膠體內核,膠粒內核與其他所吸附的陽離子,最普通的吸附性陽離子為氫、鈣、鉀、鎂、鈉,其他還有鐵、鋁、銅、鋅、錳等亦可能被吸附,但一般含量較低。


  陽離子交換作用


  膠粒原來吸附的陽離子,可與腐質或土壤溶液中,其他陽離子互換位置,吸附性的陽離子變為溶解性陽離子,溶解性陽離子變為吸附性陽離子,此種作用稱為陽離子交換作用,故吸附性陽離子稱為交換性陽離子。膠粒對各種陽離子之吸附力並不一致,吸附力強者較牢固,不易被其他陽離子所交換,吸附力弱者較為鬆散易被其他陽離子所交換,如以鈣換鈉則易,以鈉換鈣則難,此因膠體對鈣之吸附力較強,而對鈉之吸附力較弱之故。同樣吸附力強的陽離子也容易交換別的陽離子,吸附力弱的陽離子則不易交換別的陽離子,此即所謂離子交換力,所以吸附強者交換力亦強,吸附力弱者交換力亦弱。

  一般言之膠體中常見之五種交換性陽離子的吸附力之次序大致為:氫 > 鈣 > 鎂 > 鉀 > 鈉,但這個次序並不是全無變動的,因為常有其他因素可以改變陽離子之吸附力與交換力, 1. 膠體種類來源不同其對各種陽離子之吸附不盡相同,例如來自屍體或陪葬物及墓室的土壤質等。 2. 吸附性陽離子之數量關係,例如膠體中氫與鈣兩種吸附性陽離子,鈣量低時吸附得很牢固難被交換出來,鈣量大時吸附得較鬆易被交換出來 3. 陽離子間之相互影響,例如鈣能影響鉀之吸附力,相對的鉀能影響鈣之吸附力。 4. 交換性陽離子的濃度愈大則交換力愈強,例如將剛出土的玉器用高濃度的鈉鹽溶液浸泡,則入沁到玉裡的膠體所吸附的氫、鈣、鎂、鉀等陽離子,一部份會在被鈉離子交換出來,此乃符合化學質量作用定律。交換力從單位面積可以計算出陽離子交換能量,每一種膠粒對各種陽離子的交換能量不同會有飽和度,陽離子的飽和度會影響膠粒酸鹼質,對玉器受沁的化學變化有直接影響。

  因此可以暸解玉器受沁,沁質來源是墓室中任何物質的膠體粒子搭配其他環境因素促成,膠體粒子在未與玉器經水合作用結合時,其本身以達具備結合時所需要條件,也因為這樣才能達成玉器受沁的物理性質及物理化學性質。


第六節:受沁沁質1.有機沁質 2.礦物沁質


1.有機沁質


  有機質是沁質一個重要部分也是一種物質,其影響玉器在受沁時的物理化學情況,墓室中的有機質是來自屍體及一些含碳的陪葬物,例如:木材、布帛、皮草等有機物質,在所有各分解階段中之殘留著,陪葬的木材、布帛、皮草等,常具有頗為穩定之化學的及物裡的性質,但其承受分解作用不及屍體之迅速,往往是為有機殘體之過渡階段,其分解作用較慢是被一個或幾個原因所阻礙,低礦物成分,低溫通氣不良,或者有碳酸性及其他化合物能阻止細菌生長,在此情況尚能認出腐質物質之纖維,此階段腐質物質的顏色為棕色多於黑色。

  墓室中的腐植質都是發源於,四周土壤、屍體或陪葬物,經由腐植化作用而來,腐植化作用之意義,為有機物質部分分解的一個作用,且又為某些特別對腐植質有關的化合物之合成作用。當腐植化作用進行時,某些易於迅速被分解的成分,被氧化消失而形成水,或二氧化碳及其他氣體等,某些礦物質被水流失,經過時間的腐植化作用,僅有一部份有機物質之原有乾重遺留下來,其成分也是經過物質上的改變。一般而言墓室環境中的氮氣及礦物質百分率,比其陪葬物存於原來物質中要高些,當陪葬物碳素含量略為增高,但氧與氫則招致重大損失,腐植化作用為一個緩慢的不完全氧化作用,由於溫度、水分及氧氣供給,決定腐植化作用方式與速率,所以當地氣候與地形土質墓室深度,對腐植質形成之種類有一個很明顯的影響。


  腐植質之最重要成分有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蠟類等,此外菌類生長物質以及抑制生長物質,腐植質的元素以碳最多,其次是氧再來是氫,以及少量的磷和硫,腐植質有一個高度的陽離子交換能量,由於具有與陽離子起反應能力,所以腐植質之活動力,可視為一個弱度離解的酸,腐植質也能吸附陰離子,但其釋放磷酸離子,比無機膠體更容易的多,為此原因木材、布帛、皮草等,對有機質滲浸所需之酸鹼標準的重要性,不及玉器滲浸所需之嚴格。

  腐植質中的腐質酸鈣幾乎不能溶解,而常與礦物質的黏粒成為水中穩定的複合物,藉水分的黏度接觸附著於玉器表層,依滲透能量進行滲浸,由於酸鹼度變動導致沉澱作用發生沉積於玉器表裡,複合的水分若經蒸發,遺留的沉積物質往往會顯現顏色,腐質酸氫僅能稍微溶解但易擴散,在此情形下與受沁物質結合時,於物質的晶體或粒子之間的隙縫發生擴散移動,在滲浸過程與氧化鐵化合形成氫氧化鐵,經擴散沈積於玉器晶體間隙縫,所顯現的顏色呈棕紅色或褐紅色。

  腐質酸鈉及腐脂酸胺是頗高程度之水溶性者,褐黑色或黑色乃因腐質酸鈉溶解性關係。腐植質的吸水性很強,當濕時可以膨脹很大,可達自身重量的二至四倍,但是當腐植質徹底乾燥,即水分完全蒸發後則不易在弄濕,此乃由於孔隙細小且由於,避水性脂肪蠟類存在之關係,換言之腐植質之再水合,是一個很難的及一個緩慢的逆向反應,由此了解腐質有機物質沁入玉裡後,這些沁質很難於水中再溶解。


  科學方面到目前為止以認此為不可能,對腐植質之種類與內容找出真正基本原理,原因如下:最重要的目前尚不能把腐植質與礦物質完全分離,而不使其成分有絲毫變動。事實上有些乾腐植質複合物為很親密結合,而無法令其某成分或其他成分不起變化而分離之。不同類型腐植質之間也沒有明顯界限,此外腐植質本身也是常起變化,這些種種存在原因,對於玉器的有機沁質所形成的沁色穩定性,都有直接密切關連。


  屍體及陪葬物在各種情況下進行分解,分解速度及最終產物依溫度、水分、空氣及微生物而異,溫度愈高則分解愈快,水分是物質分解作用所必須者,但過量的水將造成空氣不足,所以又會降低其分解作用,有機物質之分解速度隨之而減退,且隨著類似腐植質之化學成分的達成而減退,有機物質之最終分解產物為 等,事實上屍體或陪葬物腐植化作用成腐植質,對於內含的有機質之分解,這一連貫的化學反應是一種消化作用,其與動物胃內之消化作用並無不同。

  為此原因有機質之分解作用,對空氣中氧的供給是必須的,但往往墓室中的氧氣量供給卻較缺乏,除封墓之時留存於墓室空氣中氧的比例外,無法從外界獲得新的空氣注入,這種情況下對於物質所需的氧進行分解較慢於地面上,對墓室內陪葬物的保存反而是一個較有利條件。有機質對受沁過程的幫助,化學的是供給二氧化碳,硝酸鹽,硫酸鹽及有機酸助長玉器表層溶解。物理的是促進礦物質粒團作用,保護粒團免於被水分散,增進滲浸沁化能量。


2.礦物沁質


  玉器受沁礦物沁質是重要成分之一,墓室中礦物質的來源有屍體或陪葬物的腐植分解,和周遭岩壁風化後的落塵及土壤,屍體或陪葬物的腐植分解,礦物質含量較少有的甚至沒有,多數是來自墓室的落塵與土壤中。一般年代久遠的地下墓室在打開墓室時,都有一層鬆散的落塵疊壓混合於腐朽棺木或陪葬物中,這層鬆散的落塵厚度不一,都是來自墓室四方的土壤或岩石風化所形成,風化是自然破害作用,促使礦物進行物理的及化學的兩種作用。

  物理的只有形態改變而無成份改變,物理改變主要原因是溫度變化,各種礦物粒子因顏色不同,白天與夜晚的溫差,因體積膨脹和收縮不斷反復變換,礦物粒子自物質中遂自分離出來。化學的主要為化學分解作用,也可以說是一種腐蝕,不僅改變形狀且改變了礦物本質成分,其中一部分礦物因化學變化即變為新礦物,有些發生化學變化的礦物,某些成分變為溶解性物質,另一部份成為細微的粒子。

  化學風化作用可分下列幾種,有氧化作用,是礦物中某些低價元素被氧化成高價元素礦物因之分解。酸化和溶解作用,酸化來自有機質分解的有機酸破害礦物。

溶解作用主要是水,水為天然的溶劑,水分子散佈於空氣中,附著於墓壁、土壤空隙或陪葬物中,遇冷凝結為水滴,自然水中常含有少量的酸及其他雜質,其中對某些礦物質能做緩慢的溶解,墓室周遭或陪葬物也因此做緩慢的潰爛,礦物被酸分解或被水溶解時會釋放金屬離子,例如鈣、鎂、鉀、納常被溶解於水中,進行化學滲浸作用。

  風化不僅改變物質原來的形狀,且改變物質的本來成分,有些發生化學變化的礦物,某些成分若與水分子直接結合構成含水礦物,因溫度、壓力、重力關係,促成滲漏滲浸作用與玉器進行礦物受沁。性質不同的礦物常能影響玉器,對礦物受沁所產生的沁色與沁狀,因結合質與客觀環環境關係造成各有不同。


墓室中礦質最初來源係由岩石風化而來,岩石中含有多種礦物,風化後產生一些鬆散細碎的礦物粒子,其中一部份為岩石中原來含有的礦物未經變化而遺留下來,另一部份為岩石風化時所產生的新礦物,這些最後都成為礦物沁質。        註《SOIL PHYSICS 土壤物理學,原著:HELMUT KOHNKE 譯者:郭魁士》


第陸章:發現自然科學辨沁依據過程


第一節:科學辨沁法源自觀察自然現象


  物理學是研究物體的性質、運動、變化等知識,這與辨別物質是否自然變化,所需多種自然科學綜合知識尚有落差,攸關自然受沁的形成,主要是氣候、土壤、玉質等在時間過程受溫度變化影響的交互作用,內在除了不同玉質差異外,還欠缺瞭解外在結合的沁質種類、劑量,與自然氣候變化影響溫度冷熱數據,這一連串問題就不是單以相關性物理學研究,即能得到自然受沁科學數據。如果擴大加深相關自然科學知識,是否就能找到自然受沁科學辨沁數據,短時間不但不可能未來也不容易,因為這之中尚有一些問題根本無法解決,例如某種自然受沁中所含的沁質種類,目前沒有科學方法可從已形成的沁象中分離出來,就不知道有幾種沁質,還有劑量多寡目前也沒有量稱工具可測量,就無法以數學方式計算數據,另外人為無法掌控的自然因素,例如地方性氣候隨季節轉換更動與每天早、晚的溫差效應,以及更動過程的時間數據等問題,遠超越目前人類智慧所能掌控,這種種相關因素都直接間接影響玉器本身,在同時同地或不同地產生的自然受沁現象,在未能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想從物理學或相關自然科學,要找出自然辨沁科學數據是很困難。


  另一方面今日的化學知識,對物質分解、結合道理是很瞭解,製作技術與設備也相當先進齊全,以人工製作化學受沁要達到,類似自然受沁的視覺辨識效果是很容易通過,而且在辨別知識不足辨別方法尚未研發出來之前,人工受沁就一直在充當自然受沁,這也是有其能夠充當理由。人工與自然受沁同屬物質分解結合變化,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並無所謂人工或自然分別,如果沒有自然化合原性存在,就看不到所謂生銹、腐朽、風化等現象,玉器也無受沁可論,就因原性已無定義區分,所以一直無法分辨所謂人工或自然受沁。從知識、技術、經驗來看,人工受沁也會有自差異,主要原因是在人為提供化學結合,物質種類、劑量多寡與時間長短、溫度壓力等掌控,是無法達到二次絕對相同,還有受沁玉質的材質結構等問題,就造成不同沁象而不是在化學本身,所以從人工受沁來看,也不是僅以某種沁象就能當所有辨沁標準。


  自然或人工兩種受沁雖同理但不同性,各領域所發展出來的沁象變化就各有不同,造成自差異目前雖沒有科學數據可以辨識,但從這兩種受沁可釐出一種共同點,辨別受沁方法無論是證實或證偽,在尚未定出自然或人工受沁各自辨別依據之前,兩者間就不能做自辨或互辨。因此研究受沁辨別方法,在觀念上必須再調整研究方向,若將自然與人工受沁分成兩種系統來看,其實只要從自然受沁考證做起,就自動與人工受沁系統做出初始區分,但重點是如何確認所見的沁象是絕對自然受沁,其實很簡單只要回歸到考古出土玉器觀察即是,若將所有考古出土玉器的沁象,歸納為自然受沁系統來看,對自然受沁想找出相似、差異依據,這需要自然受沁的科學辨別數據就不是探討重點,從考古出土空間來看,整理出所有自然受沁沁象特徵,反而才是未來辨別受沁工作重點,也是自然受沁依據主要取證來源。


第二節:自然受沁特徵證實與證偽意義


  自然受沁證實或證偽這兩種辨證法意義都相同,目的是在驗證自然受沁特徵的正確性,只是辨證構想不同,前者是盡可能證明受沁特徵是自然形成屬證實法,後者是盡可能證明受沁特徵是人工形成屬證僞法

這兩種辨證法是針對理論待證主題,發現白絲狀同型樣沁痕是自然受沁嗎?找自然辨證依據屬證實法,證實重點是「自然」所以只要朝「自然」方向思考,就有機會找到證實依據,所有考古出土玉器都是自然受沁容易認定,只要從中找到白絲狀同型樣沁痕就證實是自然受沁,即能突破以物理數據辨證自然受沁的困難。證偽並沒有發現過程,不知道受沁有白絲狀同型樣沁痕,在未證實是自然受沁之前,勿需探討做假的可能性無證偽對象,證偽是在證實之後不必在證偽上費神,只要專注尋求證實法即可。當證實白絲狀同型樣沁痕是自然受沁時,幾乎同步提出證偽法來檢驗證實的正確性,在無法證偽下鞏固證實法的正確質。


  考古出土玉器的自然受沁是否有相同特徵,目前學界並沒有這種研究構想,因為考古出土玉器有出土地點,年代的過去時間證據,源自出土地點的地下墓穴是經證實的過去空間,不必藉相同特徵證實是自然受沁引證過去時間再斷代,因此並沒有對受沁進行微觀研究工作,所以考古界目前還不知道出土玉器,是否有相同型樣沁痕這件事。但從科學鑑識角度來看,這是值得推廣的科學考證工作,道理很簡單,若將考古出土玉器帶離出土地點,其本身已存有自然烙在玉器上的過去工後時間古證,問題是研考者能不能發覺這層意涵!民間對古玉斷代雖缺乏出土墓穴過去空間證明,但也有一些玉器是以經驗法則判定年代,從公認年代玉器發現有相同型樣沁痕,在鑑識上雖然跨進一大步,但這種方法尚缺乏過去空間依據,從對比依據屬性來看,公認年代對比依據是相對性證實,若再經考古出土玉器驗證,則對比依據就是絕對性證實。


  目前從公認年代玉器上,已找出多種自然受沁相同特徵,在考古出土玉器上能找到一樣的嗎!這是科學考證最後驗證工作,但因學界目前並沒有這種考證構想,而考古出土玉器又是被列管文物,這兩種原因一直無法進行微觀對比驗證。驗證工作是證實程序中一種行為,主要目的是檢驗研發科學考證邏輯是否正確,不是在驗證行為本身,目前驗證源雖然受限,但並不表示考古出土玉器,沒有與舉例的沁痕有相同型樣的,應是未曾注意這些。


第三節:試從玉表孢子生長找辨沁依據


  玉器的材質是一種礦物,屬於無機物質無法提供植物生長,出土古玉因久埋於地下多少都會有受沁跡象,在受沁過程結合到土壤中或其他陪葬物腐蝕分解的有機物質,在受沁處表層竟會長出孢子植物,就如同在石頭上長青苔一樣。這些非常細微的孢子植物肉眼是無法看到,需經高倍顯微放大才能看出,若不是有梗將灰白色植物頭撐浮於玉器表層,實在看不出比髮絲還細的一個極微小點,竟是一種植物生長特徵。雖極細微但卻是存在的,如果從植物生長實例來引證,玉器表層受沁是自然形成,作為一種辨別自然或人工受沁方法,為了求證這個辨別構想可行性,對於生長於玉器表層的這種孢子植物,是屬於那種類型及其生長條件,就必須做更深一層暸解。


  這是屬於一種極專業領域需借助專家來解釋,就請教於台大植物研究所,並詳細說明所要瞭解目的,經研究所提供研究資料講解,才暸解孢子植物其生長條件非常容易,任何材質的器物只要與微量有機質結合就能提供生長條件,並舉出歐美研究報告其發生原因。重點是因二氧化碳過度排放,與空氣中水分子結合造成酸雨,那些擺放於室外的銅石雕作藝術品,經酸雨淋過留存微量有機質於這些藝術品表層,孢子植物的種子經空氣流通傳播,而寄生於這些含有極微量有機質的藝術品表層,由於孢子植物的死亡殘體分解,造成這些室外銅石雕作藝術品表層受到相當程度破壞。


  透過這些資料暸解如果玉器表層,利用孢子植物生長來證明,表層受沁是經過長時間自然演化形成,從眼觀角度來看,玉器表層受沁與生長的孢子植物,兩者間是緊密結合在一起,中間並沒有什麼隔閡,但從知識角度來看,寄生植物的生長條件是來自生長物質的供給,跟寄宿物玉器是不是自然受沁無關,兩者間的隔閡是無限寬廣,之間並沒有受沁相關知識相連,無法證明受沁是經過去長時間自然演化形成,結論是不能從孢子植物生長實例,做玉器表層受沁是自然或人工的一種分辨依據,這個結論在日後見到,製作過程經酸性處理的仿古玉器中,在放置過一段時間後也是會長出孢子植物得到證實。


  從這個辨別構想獲得一種啟示,藉由寄宿植物生長研究受沁辨別方法,雖然研究起點與物理化學不同但目的卻是一樣,可惜兩種研究都無法找出辨別自然受沁根據,因此研究辨別受沁方法,必須重新調整研究方向,不要從受沁做沁質解析研究。受沁有開始、過程、結論三個階段,應該從結論的沁象著手做解讀,較有機會研究出辨沁方法,但沁象與自然辨沁依據之間是有什麼關連?需要有新知識領悟或許有機會找到辨沁方法。到最後才暸解原來自然辨沁根據,本已存在於考古出土玉器表層受沁處,只是當時尚不理解沁痕與時空關係意涵,而無法悟出辨別方法,知識就是理解這些過程原委。



第四節:發現自然辨沁證古依據


  吳王夫差銘文玉劍,兩面表層都有一層薄薄黃土受沁,受沁處局部在顯微鏡下放大三十五倍觀察,可以清楚看到集結很多細微白絲狀沁痕,順著玉質晶體結構紋裡排列,在這極小區面裏再相互比較白絲狀沁痕形式,雖極近相似卻還有長短與乾潤稍異差別。如果根據過去對受沁經驗推斷,這種沁痕應是自然受沁形成,但考慮到劍身雕有吳王夫差自作用鈼,兩行八字小篆銘文顯示玉劍頭銜特殊意義非凡,在未有科學考證之前並不適合,以經驗推論作為考證玉劍年代根據,不但沒有自然根據做確認年代基礎,反而會因詮釋無據引來爭議,萬一是當代貴重文物其特殊之格反遭誹議。


  經驗推論與證據考證兩者間,在知識層次上之差距是無法計量,對考證年代除考古出土文物外,其他所謂古代流傳之物,都應該要以科學考證取代經驗推論,不但結論有檢驗根據,還可避免無根據推論爭議。在流傳古物中已有其他類別,引用科學考證溯出正確年代,唯有流傳古玉至今還有某些原因,一直無法以科學方法考證年代,相較之下考證質已較落後於其他器物。所以如此特殊貴重文物,當然要以科學考證溯出年代,考證玉劍年代在程序上,需先考證玉劍完工後至今時間證據,再以造型、花紋風格考證年代,將年代制定在過去時間基礎上,才能符合科學考證原則。考證主軸若以有形沁痕做詮釋無形時間代表,則沁痕就必須提出是自然受沁證明,藉此傳導過去時間給雕工證古。


  這是一種研究辨別構想,開始的觀念是對但如何辨別!為了嘗試解開辨別問題常在顯微鏡下,反複觀察玉劍表層受沁痕跡,想由此找出自然受沁辨別方法,但經過幾年不斷觀察,幾乎可以記住玉劍表面一切,卻無任何辨別心得,在極端無奈之下突然想到,過去曾經收藏一件沁色極為相近的戰國榖紋圓勒,其表層受沁在顯微鏡下觀察,與玉劍比較會不會有相同型樣沁痕?當這個問題構想在腦海中閃起瞬間,清楚感受到一股解惑連鎖牽動力,直覺意會到問題構想,就是揭開辨沁證舊開端。這種深切感受是在未有問題構想前,並不知道從玉劍微觀到的沁痕是代表什麼意涵?當然不知道這種沁痕有相同型樣的,而相同型樣沁痕又有什麼意涵?是想從沁色極相近,先前經驗判斷是戰國穀紋圓勒,找是否有相同型樣沁痕時,無意識將問題帶入自然領域求證自然,才瞭解相同型樣沁痕是自然辨沁證舊依據,為什麼會有這種問題構想?可能就是所謂靈感吧!無預設立場才符合科學考證原則。

  當瞬間閃起這個問題構想時,就直接從過去辨別經驗勾引出,一種待證假設慣性反應,預判答案可能有相同型樣沁痕,為何預判可能有,因為玉劍與圓勒是同經驗法辨別,圓勒既已判斷是戰國,同理判斷玉劍也應是春秋後戰國初玉雕,但經驗辨別缺過去工後時間證據,想突破這層限制,才從玉劍鎖定沁痕辨別受沁,若與判斷是戰國(戰國是過去時間中的一個年代)圓勒受沁(此受沁從過去時間引申是自然受沁)有同型樣沁痕,就能引證玉劍受沁是自然形成,則同型樣沁痕,就是自然辨沁依據過去時間古證。之前並沒有這種求證假設,是出於問題構想之後才有,答案戰國圓勒有沒有相同型樣沁痕,最終是在求證自然本來有沒有,這完全是起於無預設立場臨時動機,卻是尋找辨沁證古開端,由此引領進入自然領域尋找辨沁依據,才有之後從玉器表層受沁對比沁痕方法,從中取得過去工後時間為雕工證古,結論會如所設預判嗎?就待實物觀察驗證。


  戰國圓勒是件公認年代玉器,在上下兩端圓直徑面上,透過顯微放大三十五倍觀察,兩面表層受沁處也有極細微絹絲般沁痕,與玉劍沁痕相比較型樣幾乎相同,答案與假設相符但這會是巧合嗎?為求慎重應再次檢驗答案,因此再找一件沁色相近玉豆,在蓋緣表裡果然也找到相同絹絲般沁痕,假設驗證產生連鎖效應。這個發現得到考證受沁一種非常重要的新理論,設玉劍和圓勒兩件玉器,成器的時間與地點不同為據,就會有不同的時間、空間,自然受沁玉器有相同型樣沁痕存在道理。自然受沁在不同時間、空間為什麼會有相同型樣沁痕,雖然無法想像但應該有合理解釋,考古出土若把同一墓室當成同一空間來看,擺放位置極接近的玉器就會有不同型樣沁痕,這一點可以暸解在同一時間、空間就有不同型樣沁痕,若將這幾項重點完全反轉過來,把同一時間、空間換成不同時間、空間,不同型樣沁痕換成相同型樣沁痕,這幾項正反重點同存完全符合相對哲理。


  對比相同型樣沁痕目的是要分辨,流傳古玉受沁是自然或人工形成,藉辨沁依據同步引證過去時間,給雕工證古但不能斷代,因為由相同型樣沁痕所引證的過去時間,不是與過去時間長短成正比,會有這種差別是自然受沁,受空間環境變化影響與玉質結構不同所造成,何況是無出土空間佐證的相同型樣沁痕,更不能用來作為同一時間依據。為了證明這種看法的正確性根據之前方式,必須再找出另一種相同型樣沁痕,做為區分過去時間長短第二例證,再比較這兩種例證時間差別質。但在此要先解決一個問題,過去時間是無限的,如果找到另一種相同型樣沁痕,用什麼做定位區分過去時間長短?幾經思考才想到用年代定位區分,因此考證物要有公認年代才可比較,結果在一件紅山玉鳥和一件商末玉蟲,找到另一種相同型樣沁痕,兩件相比較在過去時間相差約一千五百年,再次證明不同空間另一種相同型樣沁痕,在過去時間中相對存在著長短差別。


  再進一步檢驗,從紅山玉鳥與商末玉蟲,兩件相比較的過去時間差別質,和春秋末期(暫定)吳王夫差銘文玉劍與戰國圓勒,兩件相比較的過去時間差別質,再互比較兩組的差別質也分出長短,至此可以得到一種結論,兩種類形相同型樣沁痕所引證出來的過去時間,有的很疏遠有的很接近都相對存在。無論差別時間長或短,對無出土空間佐證的任何一種相同型樣沁痕,要在過去時間中定位會有一定困難,從這些相比較和互比較例證可以瞭解,沁痕對比為什麼只能證舊不能斷代原因。此階段雖不能考證出年代,但卻是考證年代前,取得過去時間根據重要前置步驟,之後再與雕工連貫即成為雕工時間證據,這與傳統考證最大差別是,從辨別受沁取得過去時間證據,不是從造型、花紋風格推論出過去時間,重點明確方法與效果也符合實際需求,雖是極細微的跡象證據,卻能跨越無形時間抽象空間限制,開創出一條辨沁證古考證之路。


第五節:考古出土玉器檢驗古證


  吳王夫差銘文玉劍表層極細微受沁痕,從公認是戰國圓勒表層發現相同型樣沁痕,印證辨證推斷想法正確,不過這具形沁痕要證明涵有過去無形時間,需要有過去空間證明,這是交代過去時間來源最終根據,圓勒雖然公認是戰國時代,但不是考古出土玉器,對戰國至今當成過去時間來看是經驗推論出來,不是從證實是過去空間引證出來,因此考證過去時間根據,只能達到相對性無法達到絕對性證明,這是與用考古出土玉器對比不同之處,而為什麼還要再經考古出土玉器最終驗證理由。


  考古從地表向下挖掘到地下墓穴,將墓穴當成一個空間來看,這個空間受土層隔閡完全與外界隔絕,在時間過程中不受外界人為因素影響,從過去到現在甚至到未來,不但完整保存當代所有文化資源,也使墓穴中所有陪葬物成為過去時間證物。如果把證物和時間分開來看,證物從那裏可以看到過去時間證據!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證物的過去時間來自出土墓穴是過去空間,在時間過程受自然變化影響,使證物表層留下變化痕跡,則過去空間的自然變化痕跡,就是可以看到的詮釋過去無形時間具形證據,同時也是某種自然變化辨別依據,這是從考古出土墓穴空間暸解,自然變化與過去時間,構成有與無、具體與意識之間對應關係。


  考古出土地下墓穴是可以證實的過去空間,就是知道這個空間地點和過去營造時間,吳王夫差銘文玉劍不是考古出土玉器,沒有過去空間出土證明,這是與考古出土玉器最大不同之處。雖然現在看不到這個空間,但並不表示玉劍就不是來自過去,可從證明是古雕的過去時間證據,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引證出也是來自過去某個空間。證實方法根據不同的時間、空間,自然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存在道理,從已經證實是過去空間考古出土玉器,在找到與玉劍有同型樣沁痕時,即證明玉劍舊證沁痕是,來自過去某個空間自然形成,雖然在此看不到這個過去空間證據,但並不表示就沒有這個過去空間證據,而是超乎想像的證據無法被觀察。


1. 考古驗證歷史背景


  中國歷史悠久幅遠遼闊,考古出土玉器有很多,在眾多的考古出土玉器中,從那一種受沁可以找到驗證依據,若從受沁顏色根據物理化學知識,和過去觀察流傳古玉年代經驗心得,從沁色相近的考古出土玉器,應該可以找到相同型樣沁痕,因此必須從眾多考古出土地點,選定地點和玉器做驗證依據。


  南越王墓是南越國第二代王陵墓在今廣州象崗,墓中所出土玉器是西漢早期雕作,不但出土數量多器型類別也相當豐富,之中有一些作品堪稱是稀世之珍,詳情請參考《南越王墓玉器》。這個王陵出土的玉器中,受區域環境氣候、水分、土壤等因素影響,有一些黃土沁色玉器,例如:圖片 4 1 透雕龍鳳紋重環珮(D 6 2),或圖片 7 4 劍首(D 8 9-1),都符合驗證所要找的受沁顏色,如果從受沁處再透過顯微放大三十五倍觀察,是不是與吳王夫差銘文玉劍表層有極近相似沁痕,就待驗證揭曉答案。


2. 驗證時間地點結論 ◎‧此段內容待取得出土資料填補‧◎


  ※◎ 最後驗證根據,預計從南越王墓或其他藏有,考古出土玉器博物館取得資料,但因人事隔閡一直無法取得,在於發揚古玉文化精粹重視考證素質為優先原則,希望南越王墓博物館,或其他藏有考古出土玉器博物館,能跨越人事隔閡懇請賜予,從黃土沁色系列玉器進行 6 0 倍微拍取樣照片,一切相關費用在下全部負擔,並另付協助酬金,完成科學考證過去時間根據學術研究工作。◎※

第六節:考證年代從造型花紋銘文對比


  從考古地下過去空間出土玉器表層,對比出相同型樣沁痕引證過去時間,印證了研究考證構想,但至此尚不能考證出年代,雕工雖能證明是過去時間古雕,但相同型樣沁痕與過去時間不是成正比無法斷代。年代是在過去時間中的歷史階段,從無始的過去時間來看是屬於階段定位,因此考證年代必須從另一層次,根據造型、花紋形制風格,對比同年代考古出土玉器,斷出過去時間階段定位即年代。

  但吳王夫差玉劍的造型、花紋、銘文,在過去並沒有類似出土玉器可供對比,所以只能從一九六五年十二月,湖北省江陵故郢都濟南城遺址七公里處望山一號墓,出土的越王勾踐銅劍做造型對比,《中國古代兵器圖集》封面,以及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湖北省江陵馬山磚瓦廠五號楚墓,出土的吳王夫差銅矛做花紋、銘文對比,《中國文物精華 1 9 9 0 》圖片 7 5。越王勾踐出土銅劍,劍身從中間至尾端有明顯減寬,吳王夫差銘文玉劍與此劍造型相同,楚墓出土的吳王夫差銅矛,矛身蝕雕雙陰線方菱格紋,一面上端鑄“ 吳王夫差自乍用鈼 ”二行八字銘文,吳王夫差玉劍劍身上的雙陰線方菱格紋、銘文與此銅矛完全相似,尤其是兩件銘文字體如出一轍,可能是出自同一工作坊。

  綜合勾踐銅劍與夫差銅矛,對比吳王夫差玉劍造型、花紋、銘文都有相似之處,至此可從這些相似特徵,對玉劍年代做出考證結論,是春秋末期吳王夫差玉雕遺物,屬歷史上極稀有珍貴文物。


第柒章:結論


  長久以來傳統認為考證流傳古玉年代是從質、工開始,這種考證觀念主要是判斷意識受合理化想像所主導,表面上看起來是合理,但實際上是還有檢討空間,因為考證至今尚缺雕工考古步驟,應是沒有考證工後時間證據方法,所以僅能從有形質、工論述時間意涵,但意涵僅是合理想像不能當證據,因此一直無法將考證年代,建構於工後時間舊證基礎上,不可否認質、工考證與塑出年代有關,卻與考證工後時間無關,如果考證沒有更進一步觀察,考證觀念就會一直停留在自認是合理的錯判中。在此提出一個問題即可檢驗傳統考證想法的周全性?若將考古出土玉器帶離出土地點墓穴空間,沒有相關旁證資料試問出土玉器本身,從那裏找到是過去年代完工時間古證,此即為傳統未曾思考有待解答考證年代核心問題。


  考古是一門考證學,主要是考證人或攸關人在時間過程,遺留於空間中所有器物與古代有關的考證,古代是過去某一段時間,流傳古玉是不是古代雕作?在雕工未證古前考證年代方式,不適合完全循考古模式直接考證年代,兩者間存有雕工考古最重要的,有與無過去完成時間證據差別,所以考證必須回歸到出土玉器重新觀察,察覺與時間有關事證運用於流傳古玉身上。再深入瞭解玉器與時間關係,無論是已證物或待證物,這兩者間雖有差別但從時間觀來看都屬被證物,時間證源並不是來自器物本身,包括玉質、造型、花紋、雕工等,這些都只是分離出來的被證項目,不是質成器後時間證源,證源是過去空間,空間中玉器表層質化過程就在詮釋時間,留下的痕跡就代表過去工後至今時間古證。


  吳王夫差是春秋末期歷史名人,吳王夫差與春秋末期是人物與時間對照關係,玉劍若根據銘文判斷是當代文物,屬於雕工範疇的銘文,需要有春秋末期完工至今時間證據,銘文字義才能顯現記錄歷史實質意涵。玉劍不是考古出土玉器,無法看到出土空間,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就沒有完工至今時間佐證,這就是與考古出土最大差別之處,不過玉劍表層質留有受沁跡象,可根據受沁與時間對應關係,從辨沁導引時間來辨證雕工是過去或現代完成時間證據,但要有自然辨沁依據。從一件公認是戰國榖紋圓勒表層質受沁處,微觀發現與玉劍有同型樣白絲狀沁痕,得到不同時間、空間自然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存在新理論,則同型樣沁痕就是一種自然辨沁證古對比依據,最後再經證實是過去空間出土玉器驗證。


  玉劍雖沒有過去空間佐證,卻可從同型樣自然沁痕線索,連貫到無法觀察的過去空間,傳導過去時間為今所見玉劍雕工證古,之後再根據出土銅器造型、花紋、銘文對比,考證出歷史上的年代。新考證法與傳統考證是證古與論古之別,引用通俗的新古觀,建立先辨別雕工新古觀念,從流傳古玉表層質沁處當考證時間門徑,根據自然受沁跡證取得過去時間證據為玉器雕工證古。考證構想從當下思索如何穿越當下時空,回到過去無法觀察的空間取得過去時間證據方法,最後瞭解原來自然已在時間過程中,將過去時間型樣化留在玉器表層質上靜待尋找者發現,知識只是在探索過程瞭解,時間、空間、自然受沁三相對應原委,考證方法主要是領悟過去無形時間證據,既抽象又實際的科學哲理,如此考證出具有當代代表珍貴玉器文化遺產,才能受世人重視永久流傳。


第捌章:對未來考證建議


  中國考證古玉知識始於北宋,與西方考證相比雖早很多,但多是引用古籍知識加上考古識別經驗推論,理論雖可參考但不能引證以致無法檢驗結論,十八世紀後西方將考古學,再結合相關自然科學建構科學考古,避免一些無謂爭議值得學習。流傳古玉與考古出土玉器,同屬礦物材質同是人為雕工,但流傳古玉沒有出土證明,考證年代應著重在辨證是否古代雕工,是否為古代雕工是時間不是雕工問題,目前中西考證雕工時間是循考古模式,從已完成造型、花紋與出土玉器做比較推論雕工時間,不是以與時間有關可辨識事項,經證實後做為工後至今時間古證。推論雕工時間是對時間定義瞭解不夠,無法從生活中找到與時間相應線索,因此中西考證方式一直滯留在,無過去時間古證經驗論識階段。


  科學考證與經驗推論時間最大差別是,科學考證必須提出辨古根據,這對沒有出土時間、地點證明的流傳古玉,在考證年代定位是非常重要。時間證據是一種過程證明,玉器的質化受沁過程,所形成的跡象從無至有就是在反應時間,考證雕工時間古證,就從有過去空間證明玉器,找出任何一種可辨識沁痕就是過去時間古證。從時間、空間來看中華文化浩瀚淵博,古玉文化是中華文明一種歷史物證,考證中華流傳古玉年代,辨古需要瞭解區域空間自然變化對古證的影響關係,這就涵蓋空間所有相關物質,包括空氣中的水分、地質、土壤,受季節轉換氣候變化改變溫壓的物理、化學變化,之中的知識非常浩瀚無法言盡,但其獨特性不是其他區域所能替代,這對瞭解玉器從辨沁證古到斷代是不可或缺概念。


  從地理位置區域文化來看,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中華地域出土的一切古器物,其過去時間證據是源自出土地下過去空間,所以考證玉器雕工過去時間證據,就從中華地域所有考古出土玉器,表層受沁痕跡引證出來。中華文化考古出土玉器,到底有幾種型樣自然沁痕,因為牽涉到自然因素故非常複雜深奧,過去也沒有這種考證新理論,無法以目前有限知識做預測,因此匯集其他型樣自然沁痕,是考證方式另一種新階段開始,有待考古或鑑識工作者,從現有或新發掘考古出土玉器再深入仔細搜尋。根據過去經驗辨別心得,先從有沁色部分著手較容易找到自然沁痕,再從同沁色做初判應可找到相同型樣沁痕,但其之間還是有些極細微差別,例如大小、粗細、長短、色澤和乾潤之別,從這些差別可以逐一再做細分。


  未來考證趨勢勢必著重證據,對自然微象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新訊息—


2012年6月25日在南京博物館副研究員吳榮清與淅川博物館館長齊延光協助下,獲准微拍館藏幾件春秋出土玉器,過程雖很辛苦卻是落實科學考證工後時間開端主要是闡明出土玉器有出土地下墓穴過去空間證明,根據時空對應關係這個過去空間即所有出土器物過去時間之源玉器表層自然沁象是工後形成,任何一種痕跡都是詮釋過去時間符號自然辨沁依據。在此深深感謝兩館重視科學考證的支持,館拍照片刊於春秋篇分享讀友並多指教。


—先睹為快—


2012年7月24日在元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賴傳彬高級專員王鴻貴協助下,運用其公司引進OLYMPUS 3D Measuring Laser Microscope OLS4000 LEXT,這是未來科學考證必用鑑識儀器,拍攝極珍貴吳王夫差玉劍與戰國玉勒,表層細部放大400倍~1000倍3D照片,將沁化解析從平面帶入3D領域,對沁痕對比助益很大深表謝意,沁痕與陰線工3D照片刊於春秋篇分享讀友並多指教。


————————


  題目:科學考證流傳古玉年代
  重點:雕工考古科學鑑識工後至今時間證據
  發現:不同時間、空間自然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
  引申:同型樣自然沁痕成為連貫古今不同空間線索
  例證:吳王夫差自乍用鈼玉劍與公認戰國勒沁痕對比
 關鍵詞:雕工考古.辨沁證古.古雕時間證據.同型樣自然沁痕
出版日期:2 0 0 0. 9
上傳時間:2 0 0 5. 3. 2 5
鑑識工具:OLYMPUS SZ-60 立體顯微鏡
     JVC TK-1070U COLOR VIDEO CAMERA
     SONY UP-1200 COLOR VIDEO PRINTER
     SONY PVM-14N2E TRINITRON COLOR VIDEO MONITOR


 ─◎ 前 言 ◎─
 ─§ 摘 要 §─
第壹章:研究的時空背景
第貳章: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參章:相關考證方式探討
 第一節:古籍考證缺點
 第二節:西方考證架構
 第三節:單就質或風化論不能斷代
 第四節:考證造型、花紋多重意義
 第五節:從工藝考證雕工時間質疑
第肆章:玉器考證年代新觀念
 第一節:新古觀分辨過去現代時間
 第二節:考證時間與考證年代區分
 第三節:雕工與時間媒介連貫界面
 第四節:自然與人工科學辨沁哲理
 第五節:不同時空同型樣沁痕意涵
第伍章:從受沁相關自然科學探討辨沁
 第一節:辨沁選擇沁色或沁痕比較
 第二節:葬玉受沁與土壤物理關係
 第三節:受沁動能溫度
 第四節:受沁介質水分
 第五節:受沁原因陽離子吸附交換作用
 第六節:受沁沁質 1. 有機沁質
          2. 礦物沁質
第陸章:發現自然科學辨沁依據過程
 第一節:科學辨沁法源自觀察自然現象
 第二節:自然受沁特徵證實與證偽意義
 第三節:試從玉表孢子生長找辨沁依據
 第四節:發現自然辨沁證古依據
 第五節:考古出土玉器檢驗古證
      1. 考古驗證歷史背景
      2. 驗證時間地點結論
 第六節:考證年代從造型花紋銘文對比
第柒章:結論
第捌章:對未來考證建議


───────────────────────────

—◎ 前 言 ◎—


  现代科學方法可分為四個部份 1.無预設的觀察 2.分析與比教觀察 3.结論出自自然現象中的規律 4.用實驗檢證結論。主要是以中立與客觀的觀察為基礎,然後又以正反两面方法分析觀察資料,對比與發掘真正導致自然現象發生的原因。前者删除所有阻碍中立觀察的臆测與想象,而後者删除因為發現幾项相關特徵,就貿然提出錯誤結論的可能,考證才不會置理論結構於經驗觀察之上的作法,失去了求真的精神。


  古今玉器同屬自然礦質人為雕工,雕工古今之分不在礦質物理分析或工藝特徵論述,是在工後至今時間證據。辨證工後時間不再以舊有知識贅述,而是用創新理論與驗證,重新詮釋科學考證工後時間構想與方法。與傳統論證最大差别是斷代前,先做玉器表層自然或人工受沁科學鑑定,做為辨別工後新古時間依據,後再從有古雕根據屬雕工範疇的造型、花纹對比出土玉器推斷出年代。


  古是時間的過去式,過去時間在那裏?根據時間、空間對應關係曾在過去空间,凡未與現代觸通自然或人為過去形成空間,考古出土玉器完工後至今時間證據,並不是在被證玉器的質或類型,而是隨自然恒動的質沁變化,留在玉器表層質化痕跡


自然科學辨沁證古法,是在 1 9 9 8 年 6 月從兩件不同時間、空間同沁色系玉器,發現自然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則同型樣沁痕成為自然辨沁依據連貫古今線索。


  雕工考古不能斷代,因玉器質性相異與不同環境自然因素影響,不同空間同型樣沁痕與過去時間長短不是成正比所以不能斷代,


但却是斷代前考證雕工辨識新古時間符號。


證古不能以論古取代考證變成心證論,將造成沒有出土證明流傳古玉,在評估歷史、文化、美術價值無所依循,對保存或流通文化資產意義變成形式沒有實質內涵,茫然是進入文明障礙,古玉新識從先驗中創出雕工科學考古解開考證迷思。


─§ 摘 要 §─


  流傳古玉與考古出土玉器兩者間在考證年代上,與時間有關主要差別並不在於材質或雕工,相關辨識論述與工後至今時間並無直接關連,而是前者無、後者有未與現代觸通包裹著過去時間的過去墓穴空間,這個空間證明玉器是在過去某時段完工時間來源。


流傳古玉既無出土證明就缺乏過去空間佐證,屬於雕工範疇的造型、花紋,即無過去完工時間證源,考證年代若循考古模式推論,在缺乏古源之下考證起端又欠缺科學考證工後至今時間方法,結論年代沒有過去時間證據必有爭議,改善傳統無過去古證基礎考證缺點,應在考證年代前設置雕工考古步驟先舉證古雕時間證據,彌補缺乏過去空間無古源佐證不足。



  從時間過程來看年代是屬於過去時間中某階段,在此架構下考證年代程序,應先辨證質成器後至今時間,後才從有古雕根據的造型、花紋對比出土玉器斷出年代,將考證年代方式建構在過去時間基礎上。恆定的自然律動過程,無論器物是用什麼材質加工,完工後存放於任何空間,在時間過程中表層都會留下自然風化、生鏽、腐朽等痕跡,如同人老化皮膚即會有皺紋一樣,痕跡或皺紋都具型樣,從質化現象與時間對應關係來看,都是自然在人或物上注記過去至今一種代表時間符號。原來自然已將過去至今時間型樣化,留在不同地點、大小過去空間中任何器物表層上,痕跡間的差別受質性與空間自然環境因素相異影響會有不同型樣,無論是何種型樣的自然痕跡,都可當成廣義的過去時間古證來看。


  玉器的材質是一種礦物,質化受沁是恆動性符合時間定義,所以玉器雕工考古可循受沁途徑入門,但受沁有自然與人工之別,若沒經過自然科學辨沁門檻,僅以經驗識沁對無出土證明流傳古玉考證年代就難下定論。辨別自然或人工受沁要有各自的辨別依據,但自然受沁受環境因素影響,目前人類知識尚無法取得自然受沁過程,結合沁質的種類、劑量與時間、溫度等科學數據,這就是過去一直無法用科學方法辨沁原因。但從科學哲理來看受沁無論是自然或人工形成,從開始經過程到結論是前後關係,目前人類知識雖無法取得自然受沁科學數據,卻可從受制於開始、過程的結論,即當下看到的表層質化跡象,從中找出任何一種可辨識痕跡就可當辨識依據,從另向思考解開無科學數據自然辨沁困惑。


  科學辨沁僅是雕工考古一種步驟,辨沁依據要構成證古關係,對依據是否具有連貫過去實質功能需經驗證。過去是古證之源指時間,過去時間來自經科學證實,未與現代觸通自然或人為過去形成的空間,但空間無象無法舉證,僅能意識理解與時間對應意涵,古證是過去時間證據,但時間無形無法舉證又必須舉證,這種無形與有形之間的轉換,在不離本意下可藉符號來接近實在世界,物的自然質化是恆動性過程即在詮釋時間,形成的痕跡代表累積過去無形時間有形符號才能驗證,當痕跡確認是自然質化時,就成為玉器工後導引時間媒介連貫古今不同空間線索,絕對是自然受沁需完全排除人為因素的可能性,符合這種條件就是來自有過去空間證明的玉器表層沁痕,以此關係來解釋辨沁依據的有效性。


第壹章:研究的時空背景


  台灣考證古玉知識與實物觀摩,主要是來自台灣故宮博物院大量清宮舊藏,及中央研究院史語研究所過去所藏大陸出土古玉與資料,加上其他機關院校零星舊藏,學者從考古角度融合歷史、文化、美術等知識做鑑古知識研究,成為辨識古玉知識主流來源。


古玉在古器物類中所佔地位相當式微,雖是衍生自細石器時代後期時間那麼久遠,但其聲望不如銅瓷畫畫那麼顯豁,可能是有些玉器用意至今不明深奧難解,年代看法自清以來多是追理不同論難以確認,故將他歸入文玩無法獨樹一格。台灣因時空政治背景和地緣文化隔閡民間收藏古玉非常少,若有也是國民政府遷台後,生活觀受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形態改變與族群融合影響,才漸有本地人士參與收藏,今會形成本土化現像客觀來看有其成因。


  一九七六年中國結束十年文革,大量文物流向香港自由市場,成為台灣收藏中國古玉主要來源,此時距中台因政治關係兩岸斷絕往來差不多二十餘年,台灣在經濟改革下帶動文化事業,屬同種同文的本地人士在眾多故國文物中,對帶有一層神秘感的古玉有一種莫名的喜歡引出文化商機。當時台灣考證古玉知識的資料或書籍非常少,除了館藏舊有資料或博物院刊物外,在市面上能獲得古玉知識工具,就只有那志良先生著有一些考證古玉書籍,如玉器通釋、古玉論文集、古玉鑑裁等,不過那先生的著作較偏向器型名稱與用途考證,對古玉知識需求來源不夠,較新的考證年代知識,還是須從香港間接獲取大陸新考古出土資料,或外國學者所著考證古玉書籍來充實,識古資源尚待更多新出土知識注入。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六年左右,中國大陸流至香港古玉為文革期間所收歸,多是之前大陸民間流傳品,少有新出土玉器夾雜其中,對這些流通古玉當時辨識年代與品相方法,全憑經驗傳承加上個人心得做論斷,這是當時台灣民間一種共同辨識法。這其間中國政局在領導人更動之下有所轉變,國家政策朝改革開放路線前進,考古界也隨改革開放陸續發表新的考古出土報告,對台灣民間認識古玉文化知識有一個正確依循目標。古玉實物與學術源自中國,台灣借助經濟實力在時勢政局更動之下,自香港輾轉購得當時十億人口沒有收藏的中國歷代古玉,這種因緣際會促成古玉文化更深交連,陸續引進新考古出土知識傳播台灣社會中,與生活結合蘊育出古玉收藏風潮,使流通古玉收藏交流推向顛峰。


  文化商機在文物交流中會觸探到文物年代鑑識問題,自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六年十年間,專家或學者曾對這個問題,透過書報雜誌發表個人對考證年代看法,但內涵並未超越過去舊識都在追理識古,無法對考證年代提出科學鑑識新方法,發表變成是在塑造個人公信形象知名度。從認同來看表面上專家享受尊崇是不爭事實,但是我們必須指出,在社會上一片均以專家做為裁決基礎的文化中,專家是什麼?依然是一個尚待理解的問題。提出這個問題似乎顯得有一點突兀,因為當社會中許多人以專家為標準同時,卻對這個標準的本質提出疑問,這不等於說社會上的多數人,並不知道他們所尊崇的為何嗎!難道專家不是正確、客觀、理性嗎?面對這些質疑,我們可以這麼說,專家受人尊崇是不爭事實,但這個事實是否真足以證明,專家的論述是正確、理性、客觀有待檢驗。


  歸究其因是社會大眾無法檢驗專家素質,結論又無法驗證是否正確全無顧忌,在經濟利益掛帥主導下有心人士看出大眾心理與考證破綻,可藉推廣文化知識之說進行銷售獲利目的,借助人事關係塑造所謂專家形象,將自認是古代玉器售以國家收藏呈放於文化殿堂展示,之中是否夾雜古代同造型、花紋工藝品無法驗證,伏下未來古玉考證教育隱憂。回顧過去二十年來受時勢政局變化影響,古玉文化自大陸默默轉移,結合台灣民風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滋生台灣民間古玉收藏文化,但隨世界潮流改變,中國政局朝經濟改革開放路線前進,在經濟成長推動下今台灣要如往昔,收藏到精湛中國古玉已有一定難度。


  從區域與文化關連性來看,台灣存有先天無法改變的困難,因歷史與地理關係過去沒有中原深遠文化背景,出土中原古代玉器機會不多,至於知識方面,一向都以經驗傳承做識古主軸,嚴格來說這種缺乏證據方式,不能算是考證只能當作是一種論述,其中難免夾雜與考證無關的主觀想法,考證無形中變成一種形式,在這先天不足後天不良形勢下,加上今日仿古技術隨科技進步,仿古玉器可藉出土玉器做到同型同紋類似自然的人工受沁,在缺乏科學考證法之下,根據什麼能擁有代表性中國古玉,這對台灣提昇未來玉文化知識並無正面效益。須要證據的考證工作,卻一直以無法檢驗結論的經驗法則來執行,事性做法與須求相不吻合,很難奠定鑑識古玉普世價值,反會產生負面效果值得當下省思。


第貳章:研究動機與目的


  中華文化歷代玉雕,從時間、空間來看是多元性的,每個朝代所雕作的造型、花紋都在表達,當代文化風格與工藝智慧反應社會文明與進步,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傳承,先民遺留很多當代多樣化玉雕,不但是一種歷史物證,也是連貫古今文化思想的有形環節。處於相同文化習俗的台灣,因為政治經濟關係過去三十年來,也間接收藏一些大陸流通來台古玉,但這些所謂流傳古玉並不一定都是古代雕琢,因為經濟利益關係之間會夾雜很多近代仿古之作,在未有科學方法考證年代之前,收藏交流都會碰到年代結論質疑問題。


  科學考證是可以證實的知識,如何落實必須將考證予科學鑑識結合,考證宗旨才不會背離求真原則。玉器科學考證年代重點是在雕工考古,所以要有工後至今時間證據舉證,做為之後結論年代檢驗是否為過去雕作依據,雕工考古雖可從受沁途徑入門,但至今並沒有科學方法可以分辨自然或人工受沁,希望從自然現象觀察中得到某種科學辨沁啟示。受沁是玉器表層質物理化學風化,但流傳古玉不一定都是自然受沁,若要以流傳古玉研發科學辨沁法,選當研發題材的流傳古玉受沁要通過先驗極限檢驗,幾乎可判定是自然受沁,對研發科學辨沁法較有機會實現。


  民間收藏很多流傳古玉,過去雖曾見過一些質潤工美佳作,但都缺特殊稀有性希望將來能有機緣巧逢。直到九○年代初機緣巧合,遇到整支用玉雕琢留有吳王夫差自乍用鈼,分列在劍格下端劍身上端兩行八字小篆銘文玉劍,不但質潤工美受沁開門,難得的是整劍完整名氣之大遠超越想像,乍見此劍之時感覺有股威權懾服氣勢,很難相信民間竟有此等稀有珍貴文物匿傳,有幸巧遇這位歷史名人用玉雕作遺物是種殊榮,如果能以此等特殊玉劍做為考證題材,研發出無出土證明可能是特殊文物的科學考證年代知識,使靜態文物與科證知識緊密結合,才不會埋沒特殊文物光華,同時也是過去一直想實現的理想。


  經多次交涉再經X光拍照,慎重檢驗器形有無斷裂修補,最後終能如願以這支玉劍做考證題材,內心雖很高興但所承受壓力卻無比沉重,其實選擇這支玉劍做考證題材,是在強逼自己接受嚴謹的經驗辨別素質檢驗。當時的決定僅憑著過去對流傳古玉的辨別經驗做出判斷決定,並沒有一種科學考證法來支持這種決定,日後定要面對自己或他人所研發出來的某種科學考證法,再作一次客觀嚴謹的識別檢驗,結論只有對或錯其中一邊,並沒有中間灰色地帶可閃躲,萬一日後經科學驗證玉劍不是當代文物,否定過去所依恃的經驗辨別,勢必承認在辨別認知過程中定有偏差須重新修正。


  相對的如果經科學驗證,玉劍是春秋末期吳王夫差遺物,此時不但在確認自己當時的辨別素質,同時也肯定日後研發科學考證潛在能力,這種客觀的自檢驗或被檢驗方式,對研發者應該欣然接受,定要經歷一番焠鍊才能脫穎而出。另外也深深瞭解玉劍不是考古出土玉器,缺乏最重要的出土時間、地點能夠證明是當代文物,考證根據不能僅用抽象的經驗論識做交代,不但方法稍嫌草率,結論也無檢驗根據很難顯現鑑真效果,對可能是稀有珍貴的流傳古玉文物,在缺乏證據佐證下不但無法取信於人,還會被紛擾的主觀爭議所淹沒,若真是當代稀有珍貴文物,反而造成一種無意義的物格傷害。


  吳王夫差銘文玉劍是民間流傳古玉其中之一,以玉劍做研發例證目的是想藉此找出一種詮釋時間的自然符號,當考證工後時間辨識準則,則以玉劍為例研發出來的考證知識,對其他流傳古玉在考證年代上也是通用的。考證無論是知識或經驗,已不能僅透過閱讀出土書籍或傳承舊識經驗,當流傳古玉辨識年代唯一途徑,事實證明這些看法,在科技日新月異時代已不敷使用,當下應考慮如何創造考證流傳古玉新知識為優先,在想法上先暫時拋開傳統無舊證推論觀念回歸到自然重新思考,理解自然物化痕跡與時間對應關係,引作考證年代的工後時間古證新構想。


第參章:相關考證方式探討


第一節:古籍考證缺點


  開啟考證古代玉器知識,是從北宋開始研究,當時視這種研究是一門深奧學問,沒有注意到從日常生活取其他器物作旁證,無形中孤立了玉器研究。宋代古玉的研究著重在形制以及部分論玉,比較重要的有三部書,依恃三禮圖宋聶崇義撰,作者的用意是從周禮,儀禮,禮記這三部書,只有文字記載沒有繪圖,認為如何解釋都無法詳述,就根據三禮本文及其注釋,用個人的想像繪出古玉圖形,所作之圖因無見到實物,與後代出土的實物考證,幾乎是沒有一件吻合,二是考工記解,宋林希逸撰,這部書專講周禮中「考工記」一章,方法效三禮圖,所作之圖也與三禮圖相仿與實物不合,三是古玉圖譜,宋龍大淵等奉敕撰,錄器六百五十餘件,是宋代唯一專講玉器的書,後人考據這部書是根據三禮圖偽造出來,自然是無可信據了。


  這三部書的共同缺失,是講玉器而未根據實物,研究的方法是只從古籍中找答案,難以得到正確答案,研究路線走錯了方向,到了元代論玉的書只有一部,是朱德潤論玉器形制的書「古玉圖」是根據實物繪圖,比起宋代之作是進步了,只是所錄之器不多,說明也很簡單。明代沒有專門研究玉器的書,只有在文人筆記有片段記載而已。到了清朝末年,纔有三部專論玉器形制的書出來,一、瞿中溶奕載堂古玉圖錄,二、吳大徵古玉圖考,三、端方陶齋古玉圖。這三部書的共同點三位都是古玉收藏家,把自己的收藏用圖描繪下來,然後逐一考證,這是正確的研究方法,三位之中以吳大徵所著的古玉圖考最為人所共認,吳氏把自己的收藏繪出圖形,然後根據經史考各器之用途,改正前人只從經史想像而無實物考證的缺點,到了民國初年所出幾本有關玉器形制的書,似乎只專重器形而忽略了考證說明的重要,如黃睿著衡齋藏見古玉圖及古玉圖錄,有圖無說明難了解古玉的用意,二、李鳳公著玉雅書中每頁分上下兩欄,上欄印古玉圖片,註出其品名、收藏人;下欄抄錄古籍中論玉記載,無考據引證與上欄之圖無關。


  綜觀以上所舉的考證古玉這幾本書,宋代之作研究方法明顯是錯了,民國以來之作,專重圖形缺乏考據說明,在古玉的研究中只能視為資料,故無法從書中得到有關古玉知識,至於清末那些著作雖然比較完善,但是囿於當時環境,沒有科學發掘和博物館的收藏比較,只能把個人收藏作研究對像,而研究方法只對證經史,形成研究古玉目的只在詁經證史,考證侷限於經傳之中,無法跳脫其範圍,相對的失掉了考證古玉的原意。          註《那志良著:古玉論文集》


  從這些古籍來看考證流傳古玉年代,都未提到與時間有關的受沁,清山西劉大同在所著古玉辨中雖有提到受沁,但對受沁做出深不可測結論,意思是作者不懂沁,卻從談論沁色中,塑造古玉十三彩二十五種顏色之說,影響後代以形容沁色做斷代看法。從現代知識來看沁色是沁質的顏色,作者對沁質的種類與劑量來源,是自然或人為提供都無法辨別,沁色矛盾之說是在不懂沁之下的想像,對證舊斷代並無正面意義。


第二節:西方考證架構


  清中葉西方藉通商之詞敲開中國門戶,利用貿易往來順勢帶走很多質佳工美的古代玉雕,從文化期至明清都有年代連貫齊全,其中還有很多是當代佳作國內也少見,可從外國博物館典藏或學者著作中參照圖片得到證實。屬於東方文化的中國古玉西方有關著作雖不多,但其中有幾本對古玉考證年代知識是值得推薦,例如《Ancient Chinese Jades》Fogg Art Muscum 館藏,Max Loehr 編著,《 Chinese Jades from Han to Ching 》Seattle Art Muscum 館藏,JAMES C.Y.WATT 編著,《 CARVED JADE OF ANCIENT CHINA 》HAN-SHAN TANG 藏,ALFRED SALMONY,PH.D.《 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 》British Muscum 館藏,JESSICA RAWSON 編著,這幾本書中刊載的收藏玉器大概是清末民初,有計劃的大規模收購再捐贈給博物館典藏,作者對考證年代看法,除了參考古籍與考古出土知識外,還從信仰、習俗、美術角度客觀分析,玉器在當代生活中的用途與典故,對玉器文化內涵有相當深度認識,現在來看即可瞭解當時西方在,考證中國歷代古玉知識的治學精神與態度是值得學習。


  西方考古注重科學驗證為東方經驗論識所欠缺,這也是未來國內建構科學考古應該學習的。西方自工業革命後歷經二百多年間,從生活中發掘很多新知識,因而提升各種專業領域素質,在不斷求新與研創精神下再搭配尖端儀器輔助,開發出多元化科學知識,之中的考古學知識運用在中國器物考古,並沒有受到時間與區域文化隔閡所限,一樣可以溯出接近正確年代,造成考古學為何要向西方學習原因。但從過去考證整體效果來看,還是有某些被考證流傳古玉,對年代確認未能達到接近正確年代,主要是這些被考證的流傳古玉,當時缺乏考古出土資料,無法僅從古籍或文獻資料,從玉質、造型、花紋風格就能定出正確年代,例如石家河文化或良渚文化玉器等,在四○或五○年代,考古出土報告未正式發表之前,學界將這類玉器大都歸納在周朝,與實際年代較晚一千多年,這是當時學術界一種較為保守的考證共識。


  西方考證固然有很多優點,但科學考古還不是達到全面性,就目前考證知識來看,也沒有科學考證工後時間方法,主要是西方著重在物理考古,從碳14、光譜儀、到近代分子考古等,都是從物理學研發出來,這些質的時間考古與工後時間考古目標不同,雕工考古若沿襲物理考古,結論還是跟以前一樣,沒有過去工後至今時間證據可檢驗,不符合雕工科學考古要求。科學考古對時間來源與導引時間要有依據,從無形時間證據化舉證的科學哲理思考,必須深入理解空間中物的質化現象與時間這三者間相互對應關係,缺乏這層思考就無法進入時間證據化考證領域,如何擬出科學考證時間法解開當下問題癥結,其實只要回歸到自然仔細觀察,從本以存在的自然質化跡象,當詮釋時間代表與驗證時間根據,即能走向雕工科學考古路徑。


第三節:單就質或風化論不能斷代


  玉器的材質是一種礦物,用玉質考證玉器年代,是從考古出土玉器,對當時使用的玉材作礦質結構分析,以這個分析做為從玉質考證玉器年代根據。但這種考證模式並無可議之處,主要是玉器雕工已有過去時間證據,這種考證模式如果仿古玉器,利用史前或三代兩漢出土殘器做為雕琢材質,在之後某個朝代或是最近加工,即古玉後工或新工,廣泛來說如果找出史前或三代兩漢,所使用的相同礦系做材質,仿史前或三代兩漢器型雕琢該作如何分辨!玉質形成時間原本就很古老,但成器要經過人為雕工,考證年代不能僅藉玉質本就古老之說,而沒有考證質成器後時間方法,試問質老與雕工時間有何關連。


  這種議題討論至此又衍生另一種與質有關的考證論,是否能當考證年代方法有必要檢驗,是以次生礦物論當考證玉器年代辨識法,次生礦物根據土壤物理學解釋,此為在低溫反應中所形成者,故多是原生礦物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的新礦物,這種礦物生成論在玉器辨證年代上,與雕工時間並沒有銜接。從礦物學來看玉是一種礦物,玉器的質雖是礦物,但質變化時間與質成器時間是完全不同領域,考證經人工雕琢玉器年代,就不是僅藉與質有關的次生礦物論當辨證玉器年代重點。


  很明顯這兩種論述都缺乏,考證質成器後至今時間構想,僅就玉質本就古老、風化階段之說,而無任何辨證工後至今時間根據,考證流傳古玉年代將會造成,完全依空洞不完整的主觀感覺做判斷。玉器實物觀察玉質、雕工、風化三項是在一起,但各項考證卻有不同意義,在沒有深入理解而劃清各項考證前,就不能僅以其中一項相關論述帶過反會模糊考證重點,不但沒有考證效益,相關論述引用動機反而受到質疑。結論是一種跟考證雕工時間完全無關,另一種沒有玉質自然次生變化辨證根據,兩種論述與考證重點並無對焦,如何考證出流傳古玉年代。


第四節:考證造型、花紋多重意義


  造型是指器物形體,具有長、寬、高等架構及分辨形體大小尺寸,無論是人物、動植物或幾何造型玉器幾乎都有。從工藝美術來看造型是由不同大小面,包括平面、弧面、不規則凹凸弧面,以及面與面之間所夾的角稜線等所組成,因此觀察造型好壞除了長寬、厚薄、高低對等比例適中外,還必須從完成的玉器檢驗面與角稜線的磨雕技術。從工藝美學來看是要求玉器表面,無論大小凹凸弧、平面都要磨到平滑順暢,把每次磨成部份當作一個小面來看,面與面之間不能看出有銜接痕,否則由小面組成的大面會看到波浪痕,若有這種現象表示緊臨的兩次磨工,磨掉部份因角度偏差或入玉深淺不一所造成,面與面之間交會的角稜線,必須彎直順暢銳不刮手,這些優良磨工從文化期出土玉器就可看出端倪。


  花紋是指圖案紋飾,組成花紋的骨架是線條,玉器從簡單到複雜的花紋都是由線條組成。線條有深淺、寬窄、直灣線雕由雕琢線段銜接而成,線工分陰陽雕兩種,陰線工雕技講究入玉深淺寬窄均等,線段銜接無停滯之感,線溝兩邊與面相接角端不能崩角。陽線工優缺是建立在陰線工基礎上,從兩條平行的雙陰線,留下兩線間距兩旁磨低,主要觀察上端所留間距等寬,下端與磨低底面相接角端要明顯,兩旁磨低的面要等平,從平面上來看陽工線條才有順暢立體感。雕工無論磨平碾線都牽涉到,鉈具轉速與解玉砂銳度等問題,技術上要掌控鉈具入玉,力道與角度才有面平線順水準,可從三代兩漢出土玉器花紋看出碾雕效果,這一層考證重點主要是在檢驗,造型與花紋的根源雕工技法優缺,但無法從技術優缺考證出雕工新古。


  造型與花紋是在表達年代文化風格,所以考證年代都從造型、花紋,對比考古出土玉器斷出年代,但這種考證方式僅適合有出土證明的玉器所用,前提是玉器的造型、花紋來自雕工,已經有過去空間證明是過去時間完成的古雕。流傳古玉並不是考古出土玉器,本身已缺乏過去空間出土佐證,考證年代若循考古模式,屬於雕工範疇的造型、花紋,必須先提出過去完工古雕時間證據,這項舉證不能僅以同形風格論取代,同形並不表示同時雕作,風格論是對某種看法表示認同,不能充當工後至今時間古證,待時間先區分是否後仿前雕之後,才能依同形風格考證過去時間階段的年代。考證造型、花紋在雕工未證古前是檢驗工法與雕技好壞,證古是驗證工後至今時間,證古後對比同形風格是辨別年代,這三種考證內涵各有不同意義及先後之分,用意是驗技、證古或是斷代要釐清,才能貼切表現考證意義。


第五節:從工藝考證雕工時間質疑


  玉材成器需經切割、磨平、鑽孔、雕花到拋光等幾道工法,雕工只是這幾道加工其中之一,今是以雕工來統稱這幾道工法。雕工以技術為主完成的玉器才能達到善美境界,雕是一種工藝動作形容詞,雖可理解進行過程但卻無法留住當時時間。雕工古今都是人為工藝,從工法來看差別是技術好壞,古今是過去與現代差別即距今時間長短,雕琢工具古今可能有些不同,但工法與步驟應大致相同。雕玉成器固然需要一段進行工時,卻無法從成器後的工法或工具痕跡比較,即能得知是過去何時進行多久完工,因為這段時間屬過去進行式今已結束,考證雕工時間並不包含這段過去進行時間,而是要考證完工後至今這段時間證明玉器是過去完工。


  考證工後至今時間若從玉器造型、花紋,僅經工法對比考古出土玉器工具遺留痕跡,假設是類似工具痕跡就能當作是與過去時間相同古雕推斷依據嗎?其實這種假設就實際來看是很勉強,因為至今並沒有發現古代雕玉工具,已無法先證明類似工具,何能更進一步以類似痕跡當推斷時間依據,反過來說若日後發現古代雕玉工具,複製工具雕琢能當作古代雕工嗎?這個質疑可以理解,對於思考時間邏輯不夠緊密,這之間尚缺乏痕跡連貫時間媒介舉證,不能僅用「類似」就當成古代時間來看,所以這種假設目前為止,以後也不可能與時間有交集點連結到時間。對比到類似工具痕跡最高極限只能證明,雕工有相同經驗法則與時間毫無關連,若沒有更進一步提出連貫媒介時間事證,考證意涵就不能跳脫工藝範疇,只是一直在工藝範疇環繞。


  雕工考古前提是時間佐證雕工不是雕工佐證時間,考證前要先理解主證時間與被證雕工之間關係,不要弄成導果為因。玉器與時間接觸介面是玉器表層質,也是玉器雕工最後工跡,當然涵蓋之前雕工完成的造型、花紋,表層質的風化受沁是恆動性,過程就與時間構成對應關係,受沁是工後形成就成為考證工後至今連貫時間考證環節,自然就脫離工藝範疇進入考證時間領域,至此可以清楚理解為什麼不能僅就,玉質、造型、花紋或類似工具痕跡來考證雕工時間原因。


第肆章:玉器考證年代新觀念


第一節 : 新古觀分辨過去現在時間


  一般對器物的時間觀,通常會以新古做大致區分,意涵是辨別器物完成至今影射經過時間長短,新古之別即是詮釋過去、現代時間通俗區分詞。這種辨別法是從生活中體驗出來較為抽象,大致上雖能理解其意涵,但辨別方法是印象記憶推斷,缺乏一種明確比較依據,往往會因主觀認知差異,固執己見堅持結論容易引發爭議,雖不適合用在要求嚴謹的流傳古玉考證年代上,但以通俗的新古觀區分過去或現代時間長短意涵,是可運用於流傳古玉在考證年代前,先辨證玉器雕工是過去或現代完工新想法。


  器物本身具有形體該從那裏辨古?這是值得深思探究問題,一般會從材質、作工、形體或花紋等幾項著手,做為判斷時間來源想法,表面上這種想法看起來合理,實際上這幾項判斷與古作的工後時間並無關連,需要重新思考除了這幾項以外,要找出那一項是恆動性與時間有關連,就是進入考證時間領域。器物無論是用什麼材質在何時、何處完成後放在那裏,表層就與空氣或其他接觸物質,隨時間流程產生自然結合變化,變化跡象會因本身質地、結合物質,時間、空間等相關因素不同而異,這些自然變化跡象很容易在生活中見到,例如金屬生鏽、木頭腐朽、礦物風化等痕跡,輕微的會使器物表象呈現斑駁舊感,嚴重的會改變器物形貌。玉器材質是一種礦物,質沁跡象會散佈在玉器表層,此即為玉器完工後被後來,永無休止的時間慢慢往前推,則表層質沁跡象就是進入考證時間門徑。


  古今玉器都經人為雕工,雕工在時間過程有過去或現代完成新古之分,辨別雕工新古主要是工後至今時間證據,辨別工後至今時間不是再回到,屬於雕工範疇待時間證明的造型、花紋論述,會變成辨證順序顛倒無故將待證轉成主證,而是從與時間有關的玉器表層質化跡象,做為考證工後至今時間環節,從時間過程劃出工後距今時間長、短辨證雕工新、古標的。傳統考證方式並沒有雕工辨證新古觀念,主要是對時間定義未能深入理解以致無法辨證時間,僅以造型、花紋相關論述越過考證時間步驟直接斷代,很明顯考證架構出現斷層,因此修正傳統無雕工考古缺陷,應在考證年代前植入證古觀念,落實於考證中自然就與現代劃出區分。新古觀雖很通俗,但可使辨證無形時間在意識上得到理解做為考證年代開端。


第二節:考證時間與考證年代區分


  時間泛指時刻的長短,與空間相對,其意是運動不絕的進行過程,從過去、現在直到未來,年代是過去時間中某階段,時間與年代各有不同定義不能混淆,考證年代若未理解這層意涵,就沒有區分時間與年代層次概念,如同日常生活對時間長短區分,用年、月、日或時、分、秒,定出解釋時間寬窄間格一樣,如何釐清考證時間與過去時間中階段的差異對照。從時間觀來看,玉器從材質加工成器後定出完工時間,但恆動的時間依然繼續運行,從過去到現在可能歷經百年、千年或更久,無論這段時間有多長,都將他歸入過去時間來看,也就是時間三式中的過去式,可用古、老、舊來形容與現在做出區分。


  歷史上的年代名稱與年限分辨,是根據文史資料制定,年代與年代之間從無始的過去時間來看,是一種連續性前後關係,每個年代始末雖各有時段但都不盡相同,從時間過程來看全屬過去時間中不同階段,所以無論是考證什麼年代,都要源歸於廣義的過去時間來看,才能容納前後關係與不同時段之間差別。考證年代在此架構下,就需從玉器本身意識區分,表層與造型、花紋兩個層次,配合時間、年代兩階段考證,才不會在同界面不同項目考證犯下重複缺點。


  考證年代前若沒有,時間與年代層次意識區分,無形中就會造成二種內涵需求,在不懂層次重點情況下僅以一次推論涵蓋,是推論時間也是推論年代,兩項糾結在一起無法分清,若推論出過去時間卻不知道過去何時,若推論出年代卻沒有過去時間證據,之間總有一種內涵無法詮釋清楚。研發考證時間從無變有,到制定區分時間、年代方式,與觀察計時器上短針計時、長針計分道理相同,是同界面不同層次意識區分,不但層次涵意分明且各有依據。


第三節:雕工與時間媒介連貫界面


  雕工始自去陽留陰,時間就在去、留進行之間悄悄溜過,不過從雕工是看不出時間,但所有雕工卻都被時間注記,所謂雕工時間詞彙,必須把動態雕工與無形時間連貫起來,才能實質表達雕工時間意涵。從時間定義來看雕工過程,有進行式、完成式與過去式、現代式等之分,屬於雕工範疇的造型、花紋可視為雕工完成式,但這完成式是過去或現代完成需要有一種辨別方法,但一定不是再回到待證雕工論識。雕工是一門塑形工藝,只要有古代造型、花紋,以今日雕工技術也能仿雕跟古代一樣造型、花紋,在此前提下流傳古玉是否來自古代雕工,考證重點是在時間不是雕工,考證時間若從工法、工具痕跡等推論,將今所見式樣套上相關經驗論,就能轉變為過去完成式嗎?這之間並沒有任何與過去時間有關事證根據,則以雕工為主所引申出,任何與時間有關論述就空洞化。


  從完工玉器來看,玉器表層即是雕工最後工跡之後才開始受沁,則工與沁同在玉器表層,表層就是雕工與受沁兩者間共同界面才構成連結關係,受沁是玉器表層質風化現象,過程就與時間構成對應關係,形式上受沁即在詮釋時間,也是雕工連貫時間媒介環節考證時間門徑。媒介是發生介紹作用的人或物,目的是要發揮傳導功能,但媒介只屬中間傳導者,本身是被動間接性不具源動功能,傳導源動功能需要有效連結證源根據,意思是媒介需在何種條件下,才符合具有傳導時間功能做證雕工。


  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式,任何大小空間的時間,目前只有過去、現在二式沒有未來式,媒介所要傳導的時間是過去式,媒介是否具有傳導過去時間功能,根據時間、空間相對道理,需經證源過去空間證實,才能確認媒介傳導過去時間的有效性。但過去某個空間現在看不到也無法想像,詮釋時間的受沁是可以看到,不過是否來自過去某空間的自然受沁就必須檢驗,因為玉器有人工受沁,只有在證明是自然受沁時才具有傳導過去實質功能,成為一種代表過去時間具形證據。傳導道理就如同導電一樣,要知道電源來自那裏,以及有效導體的質、性、形等相關條件要符合,否則只有空洞連貫形式而無實質傳導意義。


第四節:自然與人工科學辨沁哲理


  受沁是玉器在空間的時間過程,遵循自然律動的恆性質化但仿古玉器可循化學途徑,做出類似自然的人工受沁,目的是增加仿古玉器的古樸感,從歷史上來看人工受沁,自宋朝就有俗稱老提油,與自然受沁同在雖歷經千年,卻一直沒有科學方法可以分辨,就是這種潛因至今辨沁尚停滯在經驗辨別階段。


理論上自然或人工受沁都是質化所形成,這個過程會破壞玉器表層質晶體結構改變原來表層面像,視覺雖可看到沁像的形和色,卻無法從形或色辨識自然或人工受沁。


從物理學瞭解這兩種受沁雖屬同理但不同性,自然受沁是水合作用,人工受沁是分解作用,兩種變化性不同沁像形成時間應該也不同,水合作用自然形成過程慢累積時間長,分解作用人工形成過程快累積時間短,問題是時間快慢、長短如何分辨?


  時間是一種恆動過程可形容無法具實比較,選擇受沁途徑辨沁主要意義是,藉辨沁之名行辨證時間之實,時間證據化才有可行之道,重點是要如何辨沁?辨沁目的既是要引證時間,在此需先理解質化與時間、空間之間關係,這是超越物理世界的形上思考,之後又回歸物理世界接受證實或證偽檢驗,這有無之間關係必須有一種自然法則證據來驗證。


若以受沁起因、過程、結果三階段連動關係來看,自然現象中的受沁起因,對於玉器表層質所產生的受沁,從無到有會有一種必然決定關係,質化雖是一種自然法則,但並不表示今所見的受沁都是自然法則所產生的,這其中是指沁質的種類、劑量與溫度、時間等來源方式,都是自然給予不是人為供給,目前並沒有科學方法可以察覺。


  從形上學因果關係來看,受沁起因、過程、結果三種連動階段,是在自然現象當中發生的前件,對於後件的產生與變化,而有的一種必然決定關係,則辨沁只要從結果,在自然受沁領域更進一步觀察,找到任何一種可辨識痕跡,結果是受制於起因和過程決定,可辨識痕跡就是分辨自然或人工受沁對比依據,此法即能越過想從物理世界,取得自然受沁科學數據受自然因素限制的困難。但這只是辨證方法,如何先確認辨證源才重要,前提是被用來做辨證依據的痕跡,已確定是自然受沁,表示已知道辨證源從何而來,之後的痕跡對比辨證法,是根據之前已知連貫出來,所以對已知該具備什麼條件要交代清楚。構成自然證源基本條件,是完全排除現代人為可能性,在此原則下最好是來自古代雕好的玉器,被遺忘隔絕在過去某個空間,後人不知道也想不到,經一段漫長時間之後在無意識下被發現,完全符合這些條件的是,來自證實是過去空間出土玉器,就是自然受沁辨證源。


第五節:不同時空同型樣沁痕意涵


  時間是恆動過程,不同時間是前後次序差別。空間是指上下四方,所謂不同或同空間,要看運用所設位置和範圍而定,若將空間範圍擴大來看,涵蓋之前所設位置和範圍就屬同空間,相對的同空間也可再分割,不同位置和範圍小空間,主要是看在運用需求,但也不能無限擴大或縮小會脫離運用範疇,考證玉器雕工是現代或過去完工,時空觀的瞭解是不可或缺因素。


  考古出土玉器受沁沁質來源,主要是墓穴中土壤、落塵、及腐植質,墓穴溫度受太陽輻射及區域性季節變化影響


隨時在改變空氣、土壤中水的形態過程,將溶於水中物質經吸附、連結、沉澱作用,使溶解質滯留於玉器表層質晶體間,因溶解質的性與量不同及玉質質構等問題


 


這些主客觀因素造成玉器表層質,沁質入玉深淺、沁色差異、色調濃淡等不同沁象。


以不同區域、墓穴或一件玉器位置空間,做宏觀、微觀相比較,空間無論大小或同不同位置,都是自然在主導玉器受沁成為何種沁象之場所,


時間同時走過地層上下空間,地下過去營造的墓穴空間,留有玉器完工後與人為因素完全無關的質沁現象,是經過久遠時間所形成的,則過去空間不但決定玉器受沁形態,也是舉證過去時間來源。


  從兩件不同來處玉器發現受沁有同型樣沁痕,把一件玉器來處當成一個空間來看,兩件以上不同來處就是不同空間,因此得到不同空間玉器受沁有相同型樣沁痕結論,這對流傳古玉在雕工考古有什麼啟示!受沁雖與空間有關,但辨沁若單從空間論,同型樣沁痕是否具有連貫不同空間功能,空間是指範圍內不具其他意義,受沁是一種質化現象,人工受沁只要循化學途徑,掌握沁質的種類、劑量與時間、溫度等數據,今在那裏都可能製作兩件以上同型樣沁痕,空間與同型樣沁痕兩者間都缺乏與自然互動因素,則單就不同空間論,同型樣沁痕不具有連貫不同空間功能。但若加上時間觀任何事物會有前後關係,再重新從空間觀察,當下空間曾是過去空間就有過去雕作玉器,只要從有過去空間證明玉器,找到考證舉例的白絲狀同型樣沁痕,則同型樣沁痕成為連貫古今不同空間線索,即能證明辨沁、證古理論是正確,但目前取得古源證據步驟受限,暫時無法做最後驗證,若依辨證邏輯推斷應該是有。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廣徵 各位藏家 觀點}沙漠之舟-駱駝 出土和闐玉器


 


(是釘金沁? 還是皮?或是染料??)


收藏超過20多年 顏色沒有退淡 反而越盤越透黑.


玉器表面 有明顯 橘皮狀.


請各位藏家好友賜教!!! 感恩.(請不要隱藏回應)















////////////////////////////////////////////////////////////////////////////////////////


不同時期 不同相機 不同背景所拍.


以下 為之前所拍.



早期吐灰比較嚴重..


 盤玩後   日子久 還是有吐灰


20幾年 一直都有....如此循環.



 












 


{廣徵 各位藏家 觀點}


沙漠之舟-駱駝 出土和闐玉器


(是釘金沁? 還是皮?或是染料??)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明清件.對玩10年古玉的人.是入門級的.


唐宋件.就蠻需要有摸過的人.才能夠有墨水.


至於 戰國.兩漢.現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沒有打滾20多年.還要有機會遇到真品.才能有略知一二...


教新手入門.因為他們的熱情.也讓我想起20幾年前.台北學玉的熱忱.


能幫忙到新手的.就算是po照片問我.我也不藏私.頃囊相授.


至於.戰國.兩漢.老三代.文化期.


這需要.真的.......


各位老藏家.互相來研究....


(互相漏氣.求進步)....


應該12月底..有機會吧...




 ////////////////////////////////////////////////////////////////////

JACK2012/10/13 11:03 回應

 


何時再辦研討會呢?望兄台能成立南部的古玉討論基地!!~~~企盼中!!~~.


/////////////////////////////////////////////////////////////////////


其實.出土古玉.學越多.越覺得.玉學之深奧.


 


可能是 


我還有熱忱吧.

很多 賣古玉30年的藏家.不po電腦 大有人在.


這些老藏家.在高雄還是有.........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議畫作《西湖炊煙》流拍保利秋拍

  • 字號



2011年12月06日09:10 來源: 



将本文转发至:








12月5日晚,爭議畫作《西湖炊煙》在保利秋拍中流拍。 早報記者 許荻曄 圖

  北京保利公司昨晚拍賣前聲明稱,該作品“系梁白雲和徐悲鴻合作”


  早報記者 許荻曄 陳子裳


  昨天晚上,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下稱保利拍賣公司)夜場待拍作品《西湖炊煙》,經過3次叫價達到440萬元,因與低於估價而流拍。此前,該作品經改頭換面,原本由徐悲鴻學生梁白雲創作的畫作,變成了徐悲鴻自己的作品。不過,昨晚該作品開始拍賣前,保利拍賣公司拍賣師聲明稱,此作品為徐悲鴻和梁白雲合作畫作。


  《西湖炊煙》


  叫價三次流拍


  本次保利秋拍的圖冊中,共13件徐悲鴻作品,《西湖炊煙》排在第11位,總編號為3423。該作品拍賣前,拍賣師先作了一個聲明:“經考究,此作品為徐悲鴻與學生梁白雲合作之畫作,特此通知。”


  《西湖炊煙》起拍價為400萬元。相比其他徐悲鴻作品的競標激烈,該作品被叫了3次價,20萬元一跳,從400萬元開始,經過420萬元,最終停在440萬元,低於此前估價的450萬到850萬元,《西湖炊煙》最終流拍。


  保利拍賣公司市場部工作人員姜珂在拍賣之後接受了早報采訪。對此次流標現象,他認為是拍賣中的正常現象。而對“合作”說法,他解釋稱:“經過我們調查,這一作品為梁白雲所畫,徐悲鴻題款,這種做法在業內可以被稱為合作。”


  而對於該畫作的落款修改情況,姜珂表示不知道具體情況,也未知是否為同一作品。他稱,看到媒體披露該作品為梁白雲而非徐悲鴻畫作後,保利公司做了相關調查,最後認定畫作是梁白雲所作,因此在拍賣前作了相關更正。


  畫作被指


  改頭換面而來


  此畫被指由梁白雲作品改頭換面,最終變成徐悲鴻的作品。早報12月2日對此曾有披露。


  該畫作原為“梁白雲寫”的畫作,並附有徐悲鴻長題,1992年出現在香港佳士得拍場,10多年後“變”成徐悲鴻畫作,並被委托至保利拍賣公司參加秋拍。


  梁白雲原作名叫《古木參天》,本沒有資格出現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之所以上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畫幅上有徐悲鴻的長題。在1992年佳士得春拍的圖錄中,這幅畫的題跋是:“古木森森欲蔽天,平蕪盡處起炊煙。不堪想象春歸夢,淪落西湖又一年。梁白雲弟寫此屬題,悲鴻甲申莫(暮)春。”意思是,此畫是梁白雲所畫,畫好後請徐悲鴻題跋,時間則是甲申年,即1944年。


  一位收藏界知情人士透露,該畫作後經改頭換面,再次出現時已在2006年北京榮寶齋的拍賣會上。不過,作品的署款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比1992年上拍的佳士得版《古木參天》,與2006年出現在北京榮寶齋的這幅畫之間的差別,除了右下角的一方鈐印被有意抹去外,不同之處在於落款。佳士得這張畫的落款為:“梁白雲弟寫此屬題 悲鴻甲申莫(暮)春。”而後者落款卻變成了“白雲弟屬寫, 悲鴻甲申莫(暮)春”。去掉了“梁”、“此”、“題”三字,將“寫”移到了“屬”之下,畫面的其他部分則分毫不差。而經過這番折騰的最大意義是,這幅畫從梁白雲“寫此屬題”變成了“白雲”請徐悲鴻所畫,而作者從名不見經傳的梁白雲變成了大名鼎鼎的徐悲鴻,而原作者則變成了上款人。除了署款的位置略顯別扭外,看不出其他任何問題。


  據介紹,2006年,在北京榮寶拍賣公司以88萬元轉手後,2007年被收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徐悲鴻作品集》,徐悲鴻遺孀、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為此書作序,序中對這幅畫尤其贊賞,她在序文中特別提及:“此件給學生梁白雲的《西湖炊煙》圖,畫面的空間感和體積感十分精妙,連紀念館(指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也沒有如此佳作!”


  保利拍賣公司


  曾稱是徐悲鴻作品


  此前,北京保利拍賣公司書畫部一黃姓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承認,12月5日將有徐悲鴻的作品《西湖炊煙》上拍,對於記者提出的這幅畫可能由1992年佳士得春拍亮相的梁白雲畫作《古木參天》改頭換面而來,她表示並不清楚,而且拍賣公司對拍品的真贗並不負責。


  根據拍賣法規定,拍賣人應當向競買人說明拍賣標的的瑕疵,違反這樣的規定並給買受人造成損害的,買受人有權向拍賣人要求賠償;屬於委托人責任的,拍賣人有權向委托人追償。另外,委托人、買受人要求對其身份保密的,拍賣人必須保密。而當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因此,保利拍賣公司上述工作人員稱,因對委托人保密,無法透露詳細信息,而上拍作品真偽,拍賣公司不擔責。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場景7.


來自屏東 古董店老闆和老闆娘    8點就到漢神15樓  徵集會場


 


和我 相談甚歡.我覺得 人家開店一定有兩把刷子... 經驗一定過人


 


別人瓷器一上 保利徵集桌面 他馬上評:{型制太小......不對......瓷釉不對......}


 


當然 每評必中...因為 {瓷器 沒收半件}


 


緊張時刻 換老闆的 .


 


他只帶來3件瓷器.......和我交談中.... .


 


我半開玩笑 說 不然老闆娘 手上 豆青色翡翠鐲子.也試試看.


 


老闆娘:(這可是20~30年前的 老圓骨 翡翠鐲子 30~50來萬....)


 


依據我目視....... 真的有夠青翠...


 


一樣...... 只有一件上桌面的2~3秒........   {不收}.


 


其他的瓷器 還只有拉開拉 行李箱.....   {保利黃姓 看官}看一角.......{這不行}........


 


老闆一臉疑惑....問黃先生.........


 


黃先生:{這雷射件}.....


 


老闆娘 一臉不爽.......


 


伸出左手....要鑑識........玉鐲.


 


{保利黃姓 看官}:......不收.......


 


拿出圖錄 指著 圖上 冰種 翡翠   又加一句: 像這樣的.....


 


 



 


.....冰種翡翠...... wow.


 


老闆3人 ......失望離開....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藏]獨立書畫鑒定人稱《砥柱銘》有九大漏洞(3)

2010-07-23 09:57:07 深圳商報 


最被傅申等人津津樂道的是所謂“五則南宋人題跋”,對此王乃棟也有說法。王乃棟說,這五則題跋中最惡劣的是第一則,為隸書,但顯然作者並不十分了解隸書法則,整個題跋看起來幼稚可笑,顯然這位成就並不高的書法家是造假的直接參與者,如“在”字明顯是錯字,不可能是宋人所書。其餘四則都是行楷,但從風格上看顯然不是宋人所為,因為宋人所書行楷隨意自由,而明人所書檯閣體,規範工整。《砥柱銘》的這幾則題跋,恰似明人所為。


漏洞6:印章疑雲


王厚之、賈似道的印章明顯是石印,《砥柱銘》卷上蓋有大量藏家印章,它們也被視為此卷為真跡的佐證。王乃棟認為,這個問題根本不值得一辯,因為宋代的印章與明代的印章風格完全不一樣,宋代的印章主要是銅印、玉印、象牙印等,而明代石印才開始流行。《砥柱銘》卷中王厚之、賈似道的印章顯得粗糙,顯然是石印,應是明人所為。



《砥柱銘》卷末鈐有朱文收藏印“秋壑圖書”,被認為是南宋權相賈似道印章。傅申認為,由此可以證明至少賈似道看來此卷《砥柱銘》出於黃庭堅之手的親筆真跡。但王乃棟指出,台北故宮《松風閣》卷上至少有6方賈似道可靠的印章,


但沒有這方“秋壑圖書”,與之對照,即可見《砥柱銘》卷賈似道印章有可疑之處。


 


此外,已有專家將此卷“秋壑圖書”章與故宮藏《蘭亭序》等公認名跡上賈似道“秋壑圖書”章比照,發現明顯不符,此卷圖章係偽作


漏洞7:文獻置疑


王乃棟介紹,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明代張醜為著錄《砥柱銘》第一人。張醜著《真跡目錄》卷四載:“徐晉逸所收黃山谷行書魏徵《砥柱銘》,後有公自跋極詳,紙墨精好,筆法縱橫。詳其結構,蓋早年書也。”張醜的說法很有技巧,“詳其結構,蓋早年書”,但黃之早年作品並未存此目錄。張醜還寫道:“我明天順間,為公裔孫詢所購,一時題識者九人,而其名蓋不甚著。北卷舊藏項子京家。其品尚在《經伏波神祠卷》真跡之下。”由此可見,張丑時代的《砥柱銘》,還沒有王厚之、賈似道等人的題跋鈐印,這可從另一方面印證其很可能為明人偽作。


而其最有意味的是最後一句話“其品尚在《經伏波神祠卷》真跡之下”,張醜認為《經伏波神祠卷》是黃庭堅真跡,而《砥柱銘》在其之下,可見並非真跡。


漏洞8:專家謎團


王乃棟認為現在很多鑒定專家並不神秘,不要迷信他們,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頭腦。他對記者說:現在全世界真正的鑒定家只是極少數,老一代鑒定家水準也有局限,否則現在博物館不會有那麼多贗品。


王乃棟從事書法鑒定工作,對大陸及港臺的鑒定專家都有一定程度的接觸和了解。《砥柱銘》的成功拍賣,其中關鍵人物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指導委員傅申,他的鑒定論文被認為是判定《砥柱銘》為黃庭堅真跡的最直接證據。王乃棟說,傅申是台灣書法鑒定界的第一號人物,但他對《砥柱銘》的判斷只是一家之言,是非自有公論。


漏洞9:有鄰館的反證


《砥柱銘》上世紀初從廣東流入上海,不久流入日本,被私人博物館--有鄰館收藏。有鄰館位於京都,由藤井善助創立於1926年,取《論語》中“德不孤,必有鄰”之意。有鄰館藏有從殷週到晚清近4000年間大量中國藝術瑰寶,而其早年流出的懷素《食魚帖》、米芾《研山帖》都是不太可靠的複製品或贗品。


在日本,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被奉為聖人。有鄰館藏品分許多級別,“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為最高級別,如黃庭堅的另一件作品《李白憶舊遊詩》與米芾的《虹縣詩》即被視為鎮館之寶。


有鄰館從來不出手公認的真跡,只有對那些真偽還沒有定論的作品才會出手。懷素的《食魚帖》和米芾的《研山帖》也是被懷疑對象,而《砥柱銘》能從有鄰館流出,就足以證明日本同行對此卷的真偽還沒有定論。王乃棟說,如果我們把日本人拋棄的不可靠的東西當作寶貝,將受到日本人的恥笑,被視為偌大的神州無人。


王乃棟最後說,書畫鑒定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把握藝術風格和造詣的大方向,從書畫藝術本體鑒定出發,留心觀察,多比多看,自然能夠抓住書畫的本質屬性,分辨出作品的神韻雅俗,從而判斷真偽,對《砥柱銘》也應如此。


著名書法研究者張傳旭在《中國書法家全集·黃庭堅》中,將《砥柱銘》疑為偽作,傅申鑒定此卷時曾引用張傳旭觀點。7月15日,張傳旭發出博文《砥柱銘:從疑偽到存疑》,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說明越來越多的專家認識到《砥柱銘》的不可靠。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藏]獨立書畫鑒定人稱《砥柱銘》有九大漏洞(2)

2010-07-23 09:57:07 深圳商報 


鋻於《砥柱銘》中“玄”字加點,王乃棟說,我們可以判斷它很可能是明人倣作,倣作者水準有限,沒有宋人避諱“玄”的知識,或者故意留下一點以示贗品。但藏家中有高手,他(或他們)發現了這一問題,於是設法抹去一點。還有一種可能,是清代康熙以後,藏家為避“愛新覺羅·玄燁”諱,才抹去“玄”字最後一點。


漏洞2:風格低俗


傅申認為,黃庭堅傳世重要墨跡大多集中在其人生最後五六年間,《砥柱銘》卷填補了稍前一段(1094-1098)空白,其風格是用筆爽勁清新。但王乃棟說,黃庭堅的書法最講筆法,最講神韻,《砥柱銘》的根本問題是書體庸俗,因此可以判定非出自黃氏手筆。


王乃棟認為,書畫鑒定分為本體鑒定和輔助鑒定兩種方式,本體鑒定又可從風格和造詣兩方面入手。風格是可以模倣的,因此單憑風格不足以為證。比如這幅《砥柱銘》,其風格與黃山谷頗為相似,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憑造詣來判定了,造詣到位的,水準高的才是真的,否則就是黃體字或臨摹複製品,《砥柱銘》的造詣遠遠不及黃山谷,所以它是假的。


歷史上著名的大書畫家,作品非一般人能夠模倣,風格可倣,造詣絕對倣不到。黃山谷就是這樣。比如有一幅《幽蘭賦》,是明人倣黃山谷的,現代人以假亂真,把它印成字帖來賣,是一種典型的俗。《砥柱銘》的問題也是這樣。傅申等人認為是其中年後風格的變化,但有一點他們無法辯駁:中年之後怎麼會不如早年的《華嚴疏》那樣筆法圓滑、神韻高雅呢?


黃庭堅的筆法非常具有特色,其點、捺、勾等都與眾不同,比如其捺中鋒圓、力度足,其勾圓潤飽滿,而《砥柱銘》明顯不具備這些特點。王乃棟認為,九方皋相馬只辨千里馬,而不辨其顏色、性別,其實鑒定書畫也是一樣,需要一下子能夠掌握書法作品的本質屬性。


漏洞3:錯字頻仍


《砥柱銘》正文82行407字,竟有十多處錯字。第六行“六合同軌”的“軌”字中,“九”寫成“丸”;“畢”下少寫一橫……最為典型的,是“禮”、“祝”二字,均多寫一點,將“示”部寫成“衣”部。


對此,傅申的解釋是:唐代釋大雅所集王羲之書《興福寺半截碑》中,“祉”字從“衣”部,元代書法家楊維楨所寫的“祝”字也有兩點。傅申說:“楊維楨的'鐵崖體',吾人尚可置啄,但王羲之既有此例,則山谷偶有此寫法,即使是真的寫錯了,我們就不能允許他偶然失神寫錯了嗎”


王乃棟指出:集字中有些字是拼湊的,如《聖教序》集字時就拼湊很多錯字,所以集字不足為證。黃庭堅在哲宗時曾被召為“校書郎”,負責撰修“神宗實錄”,以他的水準和職位,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將“禮”、“祝”寫成“衣”部。由此可見,《砥柱銘》非黃庭堅所書。


漏洞4:語病露餡


《砥柱銘》沒有年款,不知寫于何時何地。但銘後有39行189字跋語,其中寫道:“魏公有愛君之仁,有責難之義,其智足以經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欣慕焉。”隨後又寫道“可告鄭公之事業者也”。魏徵以敢諫著稱,被封為鄭國公,對這樣一位自己敬仰的人,黃庭堅怎麼會對其稱呼發生錯亂,一會稱“魏公”,一會稱“鄭公”呢?


對照《黃庭堅全集》中《題魏鄭公砥柱銘後》,與此段跋文大致相同,但多出數十字,且有“建中靖國元年正月庚寅,係船王市,山谷老人燭下書”的落款,關鍵是“全集”中的題跋對魏徵的稱呼統一為“魏鄭公”。《砥柱銘》卷在此又露出馬腳。


黃庭堅的第35世孫黃君受保利公司之邀參與《砥柱銘》,他斷定此《砥柱銘》是黃庭堅所寫四五幅《砥柱銘》中“唯一倖存於世的真跡原件”,對於上述馬腳,黃君解釋為:這幅《砥柱銘》書于紹聖四年(1097),書寫時比較倉促,故多語病。黃庭堅官為宋代校書郎,“書寫倉促,故多語病”不可能是他所為。


漏洞5:題跋有誤


據稱《砥柱銘》問世後一直在民間流傳,沒有進入皇家收藏。《砥柱銘》卷後有藏家題跋多達26則,清晰地記錄著此卷的流傳軌跡,而傅申等鑒定其為真跡也很大程度上依據於此。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