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提油正名

来源:《中国收藏》2012年第2期
  玉器的作伪手法相对于其他门类的艺术品来说,是最为多样的,火烧、水煮、油炸、埋土、老改、后工……无所不用其极。除了现代的一些化学方法外,玉器的很多作伪技术其实是自古流传下来的。
  现在我们常能见到一些玉器,包浆古旧,刀工也是老工,只是由表及里的色泽看上去并不那么自然,这很可能就是明清时期或更早的宋元时期玉匠的仿制之作,被称作“老仿件”。收藏忌伪,新仿之作自不必说,即使是几百年前的老仿件,过去在收藏圈里也是不受待见的,被视为不入流的物件。然而近年来,随着收藏者对老仿玉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不少人也开始意识到,有些老仿玉还是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的。比如,提油玉就算得上是此类老仿玉的典型代表。
  所谓提油,是仿制做出玉皮颜色的一种独特的工艺,通常来说有“老提油”与“新提油”之分。新提油玉器是从清代中晚期一直延续至今的作色技术,手法并不算高明,无非是用含有色料的液体浸泡玉器,然后或用火煨,或用油炸,使颜色浸染到玉器的表面或沿绺裂处往里渗入。用此种方法染制的玉器,所选玉料往往质地粗糙,石性较强,多是仿制者为牟取利益所为。新提油玉往往表皮干燥,没有温润的光泽,摸起来手感滞涩,其颜色也是显得很突兀,不自然,甚至还会出现血丝状条纹浮现在表面,基本谈不上什么艺术价值,不足为藏。
  老提油玉则不然,其所作皮色色彩鲜明夺目,且与玉料本身融合地更为自然。据说,老提油玉的工艺手法与新提油不同,是选用自然界天然生成的植物染料经过物理加热后进行染色,由于原料的有机性,再加上上色手法的温和,才使得玉器的内部晶体结构没有被严重破坏,而且最终的成品油润可人,反倒比真古玉的手感更加细腻。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自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提油这一作色工艺,只是不见时人文字资料的记载。“老提油”一词最早还是出现在清代嘉庆道光时期的玉器鉴赏家陈性的《玉纪》一书中,书中记载:“更有宋宣和、政和间玉贾赝造,将新玉琢成器皿,以虹光草汁罨之,其色深透,红似鸡血,时人谓之得古法,赏鉴家偶失于辨,或因之获重价焉。此等今世颇少识家,呼为老提油者是也。”同时,在这本书中,陈性也对新提油进行了表述:“玉工每以极坏夹石之玉染造,欲红则入红木屑中煨之,其石性处即红。欲黑则入乌木屑中煨之,其石性处即黑,谓之新提油。”
  宋代是仿古玉制作的第一个高峰,目前已知的宋代老提油玉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其玉料往往是质地上乘的和田玉,其造型、纹饰则多仿战国和汉代的器物,做工也基本细致精湛,磨得非常圆润。特别是其通体或局部呈现的或深或浅的色沁、皮壳,看起来很自然、很老旧,与古玉相差无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收藏者都容易将其看成是古玉真品。
  如果说宋代的老提油玉多是为了摹古,那么从金元时期的老提油玉看,则不仅仅是为了仿古,而是在当时的作品中刻意将提油这一工艺应用进去,以追求玉器审美上一种古朴、深沉的色泽和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比如笔者曾见到一件元代的白玉褐皮提油双螭灵芝纹嵌饰,就是当时应用此一工艺的精品之作。这件嵌饰为白玉质地,高浮雕两只螭龙相对攀爬在灵芝之中,为典型的元代螭龙造型。别出机巧的是,其中一只螭龙为白玉本色,另一只则刻意以提油工艺染成了深褐色,俏色相对,颇具趣味。
  宋金元时期的老提油玉,目前所见并不算多,今天更为常见的则是明代的老提油玉,而且从实物来看,明代的提油技艺应用更加普遍,技法也更加成熟了。特别是明代中晚期,社会经济发达,附庸风雅、搜罗古物之风日甚,其时的收藏鉴赏家更是非常重视古玉的色泽,这就使得提油工艺得到了普遍发展,不仅是为了造假所需,也是为了满足当时的一种玉器审美风尚。明代的老提油玉器,不乏玉质上乘者,除了外表多具有温润的光泽外,其雕工也是毫不含糊,这些都与后来的新提油有着显著的差别。
  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晚期,以至延续到民国时期,对古玉的仿制高潮不断,其主要的作伪方法与前文提到的“新提油”大致相同。只是渐渐地,人们仿制古玉染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慕古与审美,纯粹是为了牟取利益,追求速成下也使得提油玉的质地、色泽、雕工更加粗糙、恶劣,贻害至今。
  总的来说,老提油虽然是古代一种古玉作假的手段,但其最初也是在慕古情结的影响下滋生、成长的,是一个时代特定的产物,其背后也有着浓重的历史印记。如果只是因为它是仿,就一概否认其应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也是有失偏颇的。相反,一些老提油玉的艺术性还有不少可取之处。实际情况也如此,目前的收藏者也多有人认为,老提油算得上是真古玉,只要是整体艺术效果佳,有无提油也许不是那么重要,甚至提油提得好还能锦上添花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