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薄葬制度,從此確認


 




★ 曹休的小小銅印,非常「漢代」風!





  這是位於洛陽邙山的曹休墓發掘現場(5月12日攝)。新華社發(張曉理 攝)經專家考證,曹休墓內出土遺物的考古學年代與安陽發現的曹操墓同類器物接近,墓葬形制也與曹操墓相似。




這是曹休墓出土的淺碗和銅勺(5月14日攝)。新華社發(張曉理攝)



考古人員展示曹休墓出土的鎏金銅帶鉤(月14日攝)。新華社發(張曉理 攝)


曹休(?—228)字文烈,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的族子,被曹操視若親子,曾稱為「吾家千里駒也」。曹休經常跟隨曹操征伐,還統領過精銳的「虎豹騎」。劉備派將軍吳蘭屯下辯,曹休隨曹洪進兵徵討,名為參軍,實為主帥,在他的建議下,大敗蜀軍。

魏文帝時期,曹休升任領軍將軍,後又任鎮南將軍,接替夏侯惇駐守魏國東側,曾於洞浦大破吳將呂範,因功累遷征東將軍、征東大將軍、大司馬,一直鎮守揚州。曹休後被吳將周魴詐降誘他伐吳,結果被吳國名將陸遜殺得大敗,不久背生惡疽而死。




★雨季之前,為將軍搭起遮雨棚!



曹休墓墓室規模宏大。(編輯 部)


就在安陽西高穴曹操墓成為輿論焦點的時候,本刊之前曾關注的曹操族子曹休之墓洛陽出土此處再深入說明。河南省文物管理單位發布, 曹操族子曹休之墓,在河南洛陽孟津縣宋莊鄉三十里鋪村被發現,此墓位於邙山陵墓群大漢冢東漢帝陵陵園的東側,墓葬形制為東西向,由墓道、甬道、耳室、前 室、後室、北側室、南雙側室等部分組成。墓葬東西長50.6米,南北21.1米,深10.5米,墓內發現散亂人骨,經鑑定各為一男女。雖多次被盜,此墓仍 存許多珍貴文物,其中「曹休」銅印可證明主人身分。



「曹休」銅印及其印蛻。(編輯 部)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魏時期的著名武將,長期鎮守東南,負責對吳作戰,後被封為長平侯,官至大司馬,卒於公元228年,歷史評價 很高。根據發掘情況,該墓葬出土的特點是沒有封土,墓下有槽溝,這些都是曹魏時期墓葬的特點。該墓中最亮眼的發現,即是一枚篆書陰刻「曹休」二字、2厘米 見方的銅印,從這枚極具漢代風格影響的銅印,基本可判定此墓就是曹休墓。在該墓葬中,亦出土四繫罐、陶器、250公克蒜。


曹休墓與曹操墓,在墓制結構和出土器物上都存在著很多相同點,但亦有大小、格局等方面的差異,對於兩座墓葬的判斷研究有著相互印證的作用。 目前考古界發現的曹魏墓葬非常有限,曹操墓只能作為東漢墓葬的代表,而曹休墓的出現,恰好成為東漢和曹魏時期墓葬的分期尺規,至關重要。魏晉時期喪葬制度 的突出特點就是薄葬,這一制度起始於曹操,完善於曹丕。在曹休墓未出現前,由於沒有充足的證據,魏晉時期的薄葬制度歷來困擾著考古學界,此次曹休墓的出土 器物即印證此一制度。



進入夏天雨季後,為防止日曬雨淋對曹休墓造成破壞,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已為曹休墓搭起2,000多平方米的雨季防護棚,並邀請相關部門對 曹休墓進行規畫設計,預計未來這裡將




建起小型博物館,供民眾參觀。











曹休之墓:曾被誤認為東漢大墓



































在17日召開的河南省文物局邙山陵墓群考古新成果發布會上,與會專家確認位於洛陽邙山的一座大型墓葬為三國名將曹休之墓。經專家考証,曹休墓內出土遺 物的考古學年代與安陽發現的曹操墓同類器物接近,墓葬形制也與曹操墓相似。曹休墓的發掘具有異常重要的意義,其出土隨葬器物和墓葬形制為東漢和曹魏時期墓 葬的分期提供了標尺。

  曾被誤認為東漢大墓

  2009年初,國家東西運輸的大動脈連霍高速改擴建工程 開工,同年2月16日,配合連霍高速工程建設的考古調查勘測發掘工作也開始啟動,同年4月,考古隊在連霍高速洛陽服務區東側發現一座大型墓葬,這就是后來 被確認的曹休墓。

  負責發掘工作的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隊長史家珍說,曹休墓被盜掘嚴重,其墓室及甬道上方共有6個盜洞,從唐宋時期到 近代,各不相同,各墓室均遭不同程度損壞,頂部多數地段坍塌,鋪地磚也被揭去,僅后室還有少量殘留。

  不僅如此,由於該墓位於東漢帝陵 陵園遺址內,很長一段時間裡,考古工作者一直認為這是一座東漢貴族的大型墓葬,直到一枚私人銅印的出現。

  史家珍說,墓中出土器物主要 有陶器、銅器、鐵器、金銀器等,而在墓后室北側出土的一枚銅印異常重要,這枚銅印為墓主私印,邊長約2厘米,瓦鈕,篆書白文“曹休”二字,這就提供了墓主 人身份的確切証據。另外,墓葬出土遺物的考古學年代及墓葬規格均與曹休身份相符,這就確定了該墓為曹休墓。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 研究員王明輝對墓中人骨的鑒定,初步判斷墓中有兩個個體,男性個體在50歲至60歲之間,生前 身高約171厘米,體格粗壯,女性個體40歲左右,該墓為合葬墓。

  演義中的龍套 正史中的棟梁

  雖 被曹操譽為“千裡駒”,但曹休在《三國演義》中卻“戲份”不多,是個不折不扣的龍套角色。不過,陳壽在《三國志》中卻為曹休立傳,花費了不少筆墨。

   歷史上曹休的地位到底如何?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長李憑教授說,曹休是曹操族子,同曹操並無血緣關系,但曹休經歷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帝王,其一生 歷程和曹魏政權的發展密切相關,政治軍事地位非常高,在三國中的歷史地位舉足輕重。

  史書記載,三國初期,曹休從荊州投奔曹操,為曹操 器重,曾統領精銳虎豹騎做護衛工作。后來,曹操派曹洪攻打劉備手下將領吳蘭,但曹操卻對曹休說:“汝雖參軍,其實帥也。”曹洪聞聽此事,在進攻中就很聽從 曹休的意見,並最終大敗吳蘭。

  據李憑介紹,曹丕即位后,更是重用曹休,拜為征東大將軍,曹休也不負眾望,率領張遼等擊敗東吳大將呂 范。隨后,曹休官至揚州牧。

  至明帝時,曹休的地位達到頂峰。李憑說,明帝時,部署曹休鎮守東部,針對東吳,曹真鎮守西部,針對蜀國, 司馬懿部署在中部宛城,這樣安排,可以使曹休、曹真鉗制司馬懿,又能使司馬懿牽制曹休、曹真,是一箭雙雕之舉。

  后來,明帝攻打東吳, 命曹休和司馬懿兩路齊發,曹休中東吳周舫假降之計,兵敗而歸,回洛陽后,因憤懣導致癰疽復發而死。

  李憑說,曹休的死對曹魏政權是很大 損失,原來對內對外的政治格局被破壞,不久之后,曹真也病死了,原來曹魏政權對南方的攻勢至此變為守勢,直至司馬氏掌權之后才逐漸改變過來。

   類比曹操墓有異有同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和手下大將,其死亡日期同曹操僅相距8年,因此,曹休墓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不久前 在安陽發現的曹操墓,主持曹操墓考古發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偉斌詳解了這兩座墓的異同。

  潘偉斌說,曹休墓代了曹魏時期喪葬制度的典型,曹魏的喪葬制度起源 於曹操的喪葬思想,兩者之間有承繼關系,共同點比較多。比如,曹操墓和曹休墓都是坐西向東,都偏南10度或20度,都是磚室結構墓,地表沒有封土,斜坡墓 道,墓道上寬下窄,成階梯狀,逐級內收,都有前后室和側室。

  兩者之間也有很多明顯的不同。潘偉斌說,曹休墓規格明顯低於曹操墓,曹操 墓比較規整,建造技術要求更高,墓室規模也明顯大於曹休墓,曹操墓從墓底到墓頂有6.5米,約三層樓高,曹休墓就沒那麼高﹔曹操墓有15米深,曹休墓也沒 那麼深。

  另外,曹操墓的4個側室分別位於前、后室兩旁,而曹休墓的4個側室則集中於前室,左右各兩個,曹休墓是磚鋪地,每塊磚長約 40厘米,曹操墓是大青石鋪地,長度在90厘米到130厘米之間,大而規整。

  曹操墓墓道兩邊有對稱的罄形坑,各有一排柱洞,曹操墓出 土的隨葬品比較多,曹休墓就相對少一些,曹操墓中出土的陶器還保留了東漢時期的特征,而曹休墓出土的則是魏晉時期典型器物,並且很多器物類型已經消失,曹 休墓中出土的鐵鏡也比曹操墓中出土的小。

  雖然規格低於曹操墓,但作為極少的有明確紀年和墓主人姓名記載的曹魏墓葬,曹休墓的發掘具有 異常重要的意義,其出土隨葬器物和墓葬形制為東漢和曹魏時期墓葬的分期提供了標尺。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說,曹休墓是目前為止發 現的曹魏時期確切年代最早、級別最高的墓葬,文獻明確記載曹休死於公元228年,這就定格了通過墓葬所反映出的公元228年時曹魏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成為人類歷史的 一個坐標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