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揭仿古玉器“新顏變舊貌”黑幕


來源:羊城晚報  發表時間︰2012-02-12 13:58 






光彩大市場玉博城,各種仿古玉琳瑯滿目



仿古玉工廠


流水線上造出“戰漢精品”


看完店鋪,記者又前往仿古玉工廠一探究竟。在北工地附近,集中著大大小小的工廠和作坊,熟人帶記者來到一家規模比較大的工廠里參觀。“你別說是記者,就說是跟過來看貨的。”熟人特地提醒記者別暴露身份。


在一家叫“東×玉雕廠”的工廠,熟人介紹,這家廠做的是中等級別的仿古玉。一進大門,便能看到一堆廢玉料擺在地上,旁邊有一台切割機,“這里是玉石最早的一道工序,開料。”熟人介紹。


再往前走,只見三個車間里坐滿了工人,有百余人之多。第一個車間里,正中擺著一張大長桌,七八個年輕人圍著桌子坐著,每人面前都開著很亮的台燈,拿著一支筆,在玉石上描描畫畫。“這些是在畫樣兒,一塊玉的形狀不同,適合的圖案也不同,先畫出樣子,才能雕琢。”第二個、第三個車間都是雕琢車間,工人都坐在小小的工作台前,手持玉石雕刻機鑽頭,就著勻速滴落的水滴,雕一下、擦一下。正在雕刻的一位姑娘告訴記者,她今年22歲,已經學了5年,“才剛剛出師,手里的這件活兒,大概要一周多才能做完,打磨又需要一周多。我們這里每周要工作6天,每天工作9小時,不過收入還行,好的有近1萬元/月。”


走完三個車間,工廠便不再允許外人參觀了。


看了古玉制作過程的“上半集”,“下半集”究竟怎樣?羊城晚報記者為此采訪了熟知仿古玉的蚌埠市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辛禮學介紹,雕琢完畢的玉器,還有好幾道“裝潢手續”︰首先是打磨。對于機器雕琢中產生的痕跡,都可以用細油石打磨處理掉,仿不同時代的古玉,打磨的手法也各有不同。“理論上講,油石打磨之後,有些‘工’(雕刻工法)的線條會改,但實際上,不跟你事先說明,誰能看出來這條平滑的手工線條,是之前凌厲的機器線條改出來的?


打磨完畢,便可以上沁,也就是染色。不同的手藝區別相差甚遠。辛禮學拿出一只仿戰國風格的玉虎,長僅7厘米,開價2500元,“不僅因為是俄料(玉料的一種)比較貴,你看它的沁色也別有講究。上沁之前要拿酸‘咬’玉,這只老虎的酸是一層一層咬的,形成過渡層次,有深有淺,然後再染色,同樣是深淺有別,就好像水彩畫的過渡色一樣,模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樣做出來的土沁,暈染得特別自然。這個師傅做了一批十多只玉虎,這是其中的精品。”


上沁完畢,便是拋光,一般的低仿、中仿,用振機拋光即可。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程序,便是包漿包漿不好的玉,即使工法再好,也免不了“賊光”,很容易被人拆穿。辛禮學說,各個作坊的包漿技術都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秘不示人,往往是幾個人躲在一個小房間里操作。不同的玉器,包漿的手法也要不同,比如說用高仿古玉會用獸皮、棉布去磨,但是太費人工,現在一般都是半機械化,比如人手操作高轉速機器,機器里面有成排的棕毛刷,玉器放進去就好像進了拋光車間的汽車一樣,表面很快能打上一層蠟光。如果玉料本身不好,包漿前還要煮蠟,煮過蠟水之後,玉器表面的小瑕疵全都看不見,像女人擦了粉一樣但拿回家用熱水燙掉蠟層,里面的灰敗就能揭穿。


講到包漿,楊其鵬大師也教了記者“一手”︰把玉石放進裝滿稻谷殼的袋子里,不停地揉袋子,這樣也很快就能有包漿


嶺南古玩城


普通青石說成“三代玉璧”


2月10日下午,寒風刺骨,廣州文昌南路的嶺南古玩城里,零零散散地走著幾個顧客。在不少檔口,記者都看到了“熟面孔”———蚌埠造的玉璧、玉龍,在蚌埠,這些東西才賣幾千元但在古玩城里,最高要價是1.8萬元。


在一家檔口,記者隨口詢問︰“這里有沒有高古玉?”“這些不就是高古嘛。”“你給我一塊好的才行,不要給我仿的,我要送行家的。”“這對吧,龍鳳玉璧,戰國時候的,和田的青白料。”“實價多少?”“一萬八。”“貴了吧?”“現在高古玉很難找了,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你看到這些,是我剛剛從北方買回來不久的,算你好運氣啦。”


記者又來到另外一家檔口,指著櫃台里的三個小玉璧,“這些是哪里的?”“內蒙古的!龍山文化!”店里人隨口應道。“哦不是,這是陝西那邊的,岫岩玉,漢代,不,三代的東西,就是夏商周啦。”店老板趕緊糾正。


“這幾個玉璧一點花紋都沒有,工很粗啊。”記者扮出看不上貨色的神態。店老板趕緊回答︰“這個是沒那麼漂亮,是因為古代也有窮人富人,富人的就精美一些,普通人的就簡單一些。來廣州的高古玉,好的基本上都是先流到香港,再通過香港流到國外去了。能留下這些已經很不錯了。不對,這個好像是碧玉,不是岫玉。”


“實價究竟多少錢?”記者繼續追問。“1000元,我看你是斯文人,沒有給你開大價,其他生意人來買,我開價都是2000多元。”店老板想做成生意,開價低了一半。


事後,記者拿著拍攝的“三代玉璧”照片,請北京的專家過目,對方表示,所謂“三代玉璧”,工藝特征模仿的是新石器時期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特征,在挖孔方法上故意留下了敲斷的痕跡,質地是一種半透明的普通青石,“一件做得不怎麼樣的工藝品罷了”。


名詞解釋


玉沁︰玉中帶有顏色的一種物質,通常為絲狀,此即是玉沁。一般來說,黃色沁稱土沁,白色為水沁,綠色為銅沁,紫紅色為血沁,黑色為水銀沁。


包漿︰古物表面特殊的光澤,大凡器物經過長年久月之後,與空氣接觸發生氧化作用,日月遞增之下形成一層厚厚的光澤。


賊光︰新器表面刺眼的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