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
目前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33)
- Jun 04 Mon 2012 20:10
金蟬脫殼
- Apr 10 Tue 2012 22:08
{玉鏡研究}玉镜映照汉生活{玉鏡映照漢代生活} 搜尋網路上(出土玉鏡)的圖片.大部分是後仿.//可惜這文章照片太小.無法判斷年代.
玉镜映照汉生活 |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1-07-01 08:56 责任编辑: 苏向东 |
西汉青玉镜正面 西汉青玉镜背面 编者的话 古玉爱好者金鸣先生,在买玉、赏玉、藏玉的过程中感悟颇多,他从自己收藏的玉器中精选出几件汉代玉器,从生活、艺术、工艺等不同方面,在本版陆续刊登“我说汉玉”一组文章,与读者共享汉代玉器的魅力。 人类自诞生之初就与玉器相伴相生,狩猎、农耕的生产工具就是石(玉)。后来,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石(玉)制工具逐渐演化成寄托精神和思想的载体。再经过演变,石与玉分离,玉成为了祈神通灵的巫器、神器。到了商周时期,巫器与王权结合,玉器又逐渐演化为王器,成为服务国家礼仪、祭祀、礼聘、外交、战争的礼仪用具,也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为贵族专有。在汉代,玉器的功用有了延伸与拓展,出现了大量的陈设玉器和日常生活用玉器,礼仪功用减退。 这件西汉青玉镜,就是仿照青铜镜雕琢的,是一件大型的居室陈设器。说它大,是指它比一般的照容青铜镜直径大(直径达30厘米)。它是用玉制作的,镜面光洁度不够,不能照容,只能用来陈设。 这面青玉镜最独特的地方,是它的背面。青玉镜背面和目前已知所有汉代青铜镜背面图案不同的是,它雕琢的是一组贵族狩猎图。这组狩猎图,由斩蛇、刺虎、射狼、缚豕(野猪)四个画面组成,围在镜钮四周。 青玉镜镜面弧形,光洁;背面为减地高浮雕,刀法简洁、粗犷、大气。四组图中人物着装一样——头顶挽髻,长发后披;身着窄袖长衫,足蹬尖头战靴。他们用手中短刀腰斩长蛇;长枪突刺迎面扑来的猛虎;弯弓搭箭射向一头奔突的狼;软绳缚住凶恶野猪的嘴。被腰斩的蛇,痛苦地扭曲着身躯;直立着后肢、狰狞地扑向猎者的老虎;腾空蜷肢仓皇奔跑的狼;被缚背鬃直立挣扎的野猪,个个生动,栩栩如生,显示出玉雕匠人深刻的观察力和完美的表现力。 汉武帝征匈奴,为便利战斗,学习匈奴先进的战袍,褪去碍手碍脚的长衫,改穿长裤短衫。四幅画中的人物均着长衫,为汉代贵族的标准着装,说明玉镜制作时代为汉初。四人手中分执短刀、长枪、弓箭、绳索,对付蛇、虎、狼、野猪。其中,斩蛇之人手中的短刀,也是从匈奴那里引进的,以后逐渐替代青铜剑,成为主要作战武器。西征匈奴之前,汉人很少用刀,这正说明青玉镜的制作年代大致为汉武帝时代。(金鸣) |
- Nov 18 Fri 2011 15:28
2011 11月初 日本 箱根之旅3. 做登山電車.纜車.還有海盜船.







- Aug 21 Sat 2010 20:28
蘇東坡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蘇軾的詞還善於藉景寓理,表現深沉複雜的人生感慨,從而形成
清空曠達的風格。如下面這首中秋時作的詞。
《 水調歌頭 - 中秋懷子由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賞析》這首詞是東坡在中秋夜懷念他弟弟子由而 作, 先寫中秋的寂寞,繼寫人間的失意,最後安於現實,襟 懷超逸,由景生情,由虛入實,其間章法昭彰,反映出 東坡矛盾心理的轉化過程。 |
又如這首
《 定風波 - 遇雨後晴 》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 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賞析》這首詞寫途中遇雨一件小事。為的雖然祇是 極 平常的生活細節,卻反映了蘇軾胸懷開朗的一面。 "一蓑煙雨任平生" 是一種不避風雨,聽任自然的生 活態度。蘇軾這時在貶謫中,在他看來,政治上的晴雨 也是升沉不定的。詞裡似也含有不計較地位得失、經得 起挫折的暗示。 |
而東坡的詞中,也有描寫男女情感,風格婉約的詞作。
如這首悼念妻子的
《 江城子 - 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
《賞析》這首詞先感慨雙方生死相隔、音容渺 茫,續又轉寫夢中相見的情景。寫得虛寅相映 ,哀婉動人。 |
因為蘇軾的仕途坎坷,在他的詞作中也經常抒發出一種被貶官之
後的心情。如 <卜算子> 中,反映他初到黃州驚魂未定的情緒。
《 卜算子 -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賞析》 這首詞作於元豐三年(1080)貶官黃州後不 久。 上闋寫自己深夜不寐,獨自在月下徘徊,只有與孤鴻為 伴;下闋是對孤鴻的特寫,實際是作者以孤鴻自喻,藉 物擬人,抒發了他貶官黃州,無人理解自己的苦悶,表 現了他孤高自賞,不願與世俗同流的精神。 |
而在<臨江月>中,更充滿那種想要忘卻功名利祿的心情。
《 臨江仙 -夜歸臨皋 》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 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穀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賞析》這一首名詞大意是:在東坡那兒夜飲剛醒竟 又 醉了,蹣跚歸來大約已是三更。家僮的鼾聲就像雷嗚一 樣,幾番敲門都不應,只得拄著枴杖前去江邊聽大江流 淌的聲音。長恨此身不歸我有,不知何時才能忘卻利祿 與功名?夜深風靜水波平,願乘小船從此飄去,到江河海 裡去度過餘生。 |
蘇軾風格多樣,自是一家的詞作,在當時詞壇引起了廣泛回響。
有些文人雖批評蘇軾「以詩為詞,不合本色」,
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蘇詞的影響。
- Aug 21 Sat 2010 19:32
蘇軾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 大江東去,浪濤盡ˋ千古風流人物。

首先介紹的第一首,是豪放詞的代表之作
<江城子- 密州出獵 >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 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捲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賞析》熙寧八年(1075)任密州知州時 作。北宋國勢長 期積弱不振,北方和西北經常受到遼和西夏的侵擾。蘇 軾一貫主張加強國防,抗擊邊患,這首詞就反映了這種 愛國思想。 詞的上闋描寫威武雄壯,風馳電掣般的出獵盛況和 全城轟動、圍觀的熱烈場面;下闋直接抒發他希望立功 邊疆,為國效命的壯志豪倩。詞風豪邁粗獷,是蘇軾豪 放詞形成的重要標識。 |
又如蘇軾作於黃州赤壁的懷古之作,
更是境界壯闊,氣勢奔放。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 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賞析》元豐五年(1082)貶 官黃州時作。赤壁,這裏指
黃岡赤壁。雄奇壯麗的景色,空間時間背景都極為廣
闊,為下闋懷古作好了準備。下闋從懷古歸結到傷今,
緬懷偉大的歷史人物,抒發自己理想同現實的矛盾。全
詞慷慨激昂,蒼涼悲壯,氣勢磅礡,一瀉千里,最能代
表蘇詞的豪放風格,被譽為千古絕唱。
|
|
|
|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 ![]() ![]() ![]() ![]() ![]() ![]() ![]() 遙想公瑾當年 ![]() ![]() ![]() ![]() ![]() ![]() ![]() |
![]() |
- Aug 19 Thu 2010 11:22
600年 珍藏(國寶級.)北京 德勝樓 辟邪翼獸(辟邪.天祿)



- Aug 16 Mon 2010 18:14
王府井大街 回民一條街 千奇百怪之食物


- Jul 12 Mon 2010 23:04
2010北京_景山公園



2010北京_景山公園
- Mar 11 Thu 2010 12:25
馬來西亞 美食 麵包咖哩雞


馬來西亞 美食 麵包咖哩雞
- Sep 29 Tue 2009 22:04
西湖 雷峰塔(民國後新建)


西湖 雷峰塔(民國後新建)
- Sep 27 Sun 2009 16:04
虞美人

虞美人 李煜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 Oct 11 Thu 2007 20:21
曇花一現
曇花一現
越夜越美麗
- Oct 11 Thu 2007 20:20
曇花一現
曇花一現
越夜越美艷
可惜.到半夜終究要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