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萬卷書 (1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樓蘭美女」終於現身了!來自新疆大漠的知名東方木乃伊「樓蘭美女」,六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展場中現身;「美女」威力不同凡響,一出場就造成觀眾爭相目睹、鏡頭捕捉,大家對這位跨越時空四千年前的「美女」,依舊感到好奇。

在孔雀河下游的鐵板河三角洲,曾發現了一片墓地,建立在河道中距今地面約七、八米的一處高臺地上。墓中出土有一具中年女性乾屍,體膚指甲均保存完好。


她有一張瘦削的臉龐,尖尖的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的頭髮披肩。她上身裹一塊粗毛織的毯子,胸前的毯邊用削尖的樹枝別住,下身裹一塊羊皮,腳上穿一雙翻毛皮制的鞋子,頭上戴氊帽,帽上還插了兩根雁翎,被世人稱為“樓蘭美女”。經用她身上裹的豐皮殘片作碳14測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屍。她是誰?為什麼會埋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她生前屬於哪個民族部落?




2004年發現的樓蘭美女墓地現場(央視“新絲綢之路”資料圖片)






2004年發現的樓蘭美女干尸(央視“新絲綢之路”資料圖片






清秀的容顏







清晰可見的睫毛


/////////////////////////////////////////////////////////////////////////////////////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位考古與人類學家宣布,通過DNA檢測,證實在我國新疆出土的“樓蘭美女”是高加索人種,也是塔裏木盆地最早的定居者,而這一觀點與此前剛剛完成“樓蘭美女”復原圖的中國刑警學院趙成文教授的觀點不謀而合。


    最新研究

    3800年“樓蘭美女”是塔裏木最早居民





    “我的研究表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像‘樓蘭美女’木乃伊一樣古老的人類,就是塔裏木盆地的最早定居者。”去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人類學家邁爾經我國有關部門同意,成功收集到了“樓蘭美女”等塔裏木盆地出土的木乃伊的DNA樣本。

    “在瑞典,我用了6個月時間,對距今約3800年的‘樓蘭美女’以及距今3000年左右的男屍等5件木乃伊DNA樣品進行了基因學研究,從目前獲得的證據看,從‘樓蘭美女’起,之後的1000年中,也就是距今4000年至3000年之間,塔裏木盆地唯一的定居者是高加索人,也就是俗稱的白種人。”

    東亞人3000年前走進塔裏木盆地

    一直致力于塔裏木盆地考古研究的邁爾認為,塔裏木盆地的考古發現以及我國古代的絲綢之路,與埃及木乃伊具有同等重要的學術價值。通過研究,邁爾發現,大約3000年前,東亞人開始在塔裏木盆地東部地區出現;大約公元842年,維吾爾族人才出現在塔裏木盆地。

    邁爾表示,樓蘭人很可能是石器時代或青銅時代由西方的某個民族遷徙而來,並與陸續來到這裏的其他民族雜居,因此,無論是現代基因還是古代基因都表明,維吾爾人、哈薩克人以及中亞各族都是高加索人與東亞人的混血。

    復原“樓蘭美女”與基因研究相合

    今年4月,中國刑警學院教授趙成文成功地復原了“樓蘭美女”的生前容貌。

    趙教授首先對“樓蘭美女”的顱骨進行X光掃描,然後確定五官位置、大小,再參考出土時拍攝的照片以及相關資料,利用“人像模擬組合係統”,還原出一個大眼睛、深眼窩、高鼻梁、高顴骨的憂鬱中年美女的形象。

    趙教授告訴記者,還原後的“樓蘭美女”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徵,而這一點與邁爾的基因研究不謀而合。

    相關鏈接

    水源枯竭湮沒樓蘭 美女出土再現文明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來到我國新疆境內進行探險考察,發現了早已被歷史湮沒的樓蘭古國。

    樓蘭建國時間約為公元前3世紀,處于絲綢之路南北通道的咽喉地帶。公元330年前後時,由于孔雀河改道、塔裏木河斷流,樓蘭地區水源枯竭,人煙日漸稀少。

    著名的“樓蘭美女”是1980年出土的。當時,新疆考古所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考察時,在一座土臺中意外發現一具仰臥的女性古屍,女屍身著粗毛織物和羊皮,腳登粗線縫制的毛皮靴,頭上戴著一頂尖頂氈帽。女屍的皮膚為紅褐色,還稍有彈性,面部輪廓則非常明顯,眼睛大而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而翹。

    考古隊員們被她保持了數千年的美麗容貌震驚了,為她取名“樓蘭美女”。(記者 饒沛 實習記者 薄盛男)

    肺中黑色塵粒成堆 屍身上甚至還有幹癟的虱子、臭蟲

    出土20多年 “樓蘭美女”熱度不減

    自“樓蘭美女”面世後,其巨大的考古學、醫學研究價值,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新疆考古所、上海醫科大學、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等10多家單位,對“樓蘭美女”進行了持續不斷地多學科研究。

    經過多年研究,學者們認定“樓蘭美女”距今約為3800年,去世時年齡為40歲左右,生前身高155.8厘米,血型為O型。成為幹屍後,樓蘭美女身長為152厘米,重10.7公斤。

    醫學專家在對“樓蘭美女”解剖後發現,其心、肝、肺、脾、膀胱、大小腸、子宮等內臟保存完好,只是變得幹硬、萎縮了,美女的頭發甚至還有彈性。在“樓蘭美女”的肺泡內,學者們發現了成堆的黑色塵粒,說明她生前所處的就是一個風沙嚴重的城市。

    由于當地氣候幹旱,沉睡沙海3800年的“樓蘭美女”來不及腐爛就迅速脫水變幹,墓地建于離地面七八米的高臺上,又沒有被水淹的危險,再加上死亡時間為冬季,嚴寒抑制了細菌的活動,從而保存完好。

    有趣的是,“樓蘭美女”出土時,屍身上甚至發現了幹癟的臭蟲、虱子等,這些典型的趨溫性寄生蟲,居然未因美女的死亡冷卻而離去

    一位新疆學者表示,第一眼看到“樓蘭美女”時,就覺得她高隆的鼻梁、黃褐的卷發、尖頂的氈帽,與現在的塔吉克族十分相似。



 /////////////////////////////////////////////////////////////////////



現在臺灣展出ㄉ{樓蘭美女}因為氧化ㄉ關係.而變化成暗黑色.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阿育王塔被請出鐵函



2008年11月22日 17:56 






圖為塔基部位。



圖為塔頂一角。(電視截圖畫面)






  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三時二十八分,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鎏金七寶阿育王塔在瘞藏千年之後,終於在南京各方專家努力下被請出鐵函,驚世亮相。地宮碑文中記載的金棺銀槨及舍利等驚世聖物,已然在寶塔中隱約現身。今年八月六日,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地宮內神秘鐵函成功開啟,露出的鎏金七寶阿育王塔塔剎,令眾多考古專家為之振奮。但由於塔身與鐵函難以分離,這座七寶阿育王塔一直安睡在南京市博物館地庫中。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京七寶鎏金阿育王塔出函(組圖)



 


七寶阿育王塔”露真容 塔身鑲嵌各色寶石(圖)







2008-11-14 09:31:09   華夏經緯網









“七寶阿育王塔”露出真容





 



  核心提示:出土碑文上赫然記有“佛頂真骨”字樣,瘞埋于金陵“大報恩寺遺址”下長干寺地宮內的阿育王塔自7月底出土以來一直備受關注。


  出土碑文上赫然記有“佛頂真骨”字樣,瘞埋于金陵“大報恩寺遺址”下長干寺地宮內的阿育王塔自7月底出土以來一直備受關注。然而,鐵函、錦緞、寶塔“一個都不能壞”的苛刻要求一度讓專家束手無策。早報記者昨天從南京市博物館獲悉,存放于鐵函內已有3月之久的寶塔有望于本月底取出。


  萬眾矚目

 


  取塔過程一波三折


  金陵大報恩寺遺址的發現一度震驚了國內外考古界,遺址碑文上記有“金陵長干寺塔身藏舍利石函記”、“宋大中祥符四年”等字樣。當年阿育王起84000座塔守護佛法,在中國有19處,名列第二的長干寺居然就在該遺址中。而碑文中詳細告知世人瘞埋在該寺地宮下的珍貴文物:“感應舍利十顆”、“佛頂真骨”、“諸聖舍利”、“金棺銀槨”、“七寶阿育王塔”。


  今年8月6日,出土于長干寺地宮內的鐵函成功開啟,取出“七寶阿育王塔”的過程通過電視進行直播,在小心翼翼提取鐵函上方兩層鐵蓋之後,一個用絲織物包裹的寶塔模樣呈現出來,當專家準備進一步將寶塔取出時,卻發現塔被死死地卡在了鐵函之內。


  之後,南京市博物館召集國內資深專家為取塔出謀劃策,有專家提出為了避免寶塔長時間處於有氧狀態,不如鋸掉鐵函,取出寶塔,畢竟塔內才存有重要文物,但被否決。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齊翔指出,長干寺阿育王塔的發現極為重要,鐵函和寶塔均為重要文物,均不能損壞,但也要抓緊時間取出寶塔。昨天,南京市博物館專家向記者透露,經過測量,發現處於鐵函內的寶塔座身還有一層木質的墊板——原先怕塔底座與鐵函粘連的問題不復存在。


  攻克難關


  寶塔出函指日可待


  “我們會從塔座的底部將塔身兜出來,並在鐵函週邊進行加固,會啟用升降滑輪架來保證寶塔的安全。”據該專家介紹,由於出土的鐵函長0.5米、寬0.5米、高1米,是迄今我國出土的鐵函中最大的一個,因此兜吊寶塔的器物一定要足夠牢固,同時會用皮質類的物體圍繞在兜吊器物的外部,使之不傷害寶塔外部包裹的絲綢。


  據了解,目前包裹“塔王”的錦緞已經基本打開,專家用蒸餾水添加化學藥品對錦緞進行了去污和消毒,對撒在錦緞上的金粉進行了加固。考古人員從夾縫裏取出一些小塊的絲織物。令考古專家驚奇的是,在絲織物上發現了“墨書”文字,保存十分完好。經歷近千年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辨,專家對文字進行研究後發現,文字上大多書寫的是捐獻者的名字。考古人員把絲織物儲存在一個溫度、濕度恒定,沒有紫外線的環境下保護起來。目前,“塔王”已完全露出上半身的真容,從上往裏探視,可以看見塔腰處鑲嵌了許多精美的各色寶石。在清理中,考古人員又從四邊的夾縫中吸出了許多寶物,有各類寶石、玻璃器皿、銅錢等文物,“有的珠子可能是塔身上掉下的,也有的是捐獻者放進去的。”一位近期曾進地庫看過鐵函的相關人士告訴早報記者。


  出土于雷峰塔地宮的阿育王塔因被焊死而沒有取出保存在內的佛螺髻發,那麼長干寺寶塔是否可以打開呢?南京市博物館專家汪桔生告訴早報記者,目前尚未看到塔身整體,要等看到寶塔全貌後才能作出判斷是否能打開寶塔。此外,該館將在長干寺地宮附近繼續發掘,希望能找到真正的大報恩寺地宮。


  早報記者 龔菲


來源:東方早報






















  昨天,對千年佛都南京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舉世矚目的金陵大報恩寺遺址出土的七寶鎏金阿育王塔,于下午3點28分迎請出函,用“精彩絕倫、富麗堂皇、美不勝收”,都無法形容她的壯觀。從塔身雕刻的文字記載看正好與之前出土的石碑文字相呼應。專家表示,這是50年來在中國發現的最大一尊地宮佛塔,南京無疑將成為世界佛教的焦點。現場專家斷定,碑文上記載的聖物,包括“佛頂真骨”在內就在塔身之內。


  10:30


  請塔王前做最後準備


  記者雲集,現場拉起警戒線


  記者來到朝天宮廣場,這里如同往日一樣,成群結隊的游客們在導游的解說下,欣賞著宏偉的建築,不少市民在古玩市場前流連忘返,尋找著自己喜愛的寶物。然而,就在幾十米處,下午將要發生一件重大的“事件”,那就是在大殿左側,有一個文物庫房,在庫房的最神秘的地庫里,考古專家正在為下午請出塔王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在庫房外的回廊間,一條警戒線,把所有無關人員都隔離在區域外。30多名公安和保安不停地巡視著周圍,4輛電視轉播車停靠在不大的平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進進出出,忙個不停,有的在與單位做著連線,有的在用手機發著報導。


  10:55


  恭請塔王的法事開始


  現場還來了位義大利和尚


  一聲輕輕的木魚聲敲響,法事儀式正式開始,朝天宮最中間的大殿前平台上,搭建了一個供奉台,背景板上是一幅巨大的將要重建的金陵大報恩寺琉璃塔的效果圖,上方寫著“恭請金陵大報恩寺阿育王塔出函供奉法會”,11點整,5位來自南京五大寺院的主持來到現場,身後由5位師徒高舉著錦緞製作的大傘。在供台左右各站立著20位法師,他們唱誦著佛經,這時候,法事進入高潮,在一位大法師的帶領下,向“西方三聖”朝拜。記者驚奇地看見一外國和尚出現在大院里,這位老外“師傅”告訴記者,他來自義大利羅馬,來中國學習佛法已經兩年,早就聽說過金陵大報恩寺的故事了,他對記者介紹說,他叫靈霞,出家的名字是來南京取的。


  14:15


  動畫演示請塔王方案


  此前還有兩種備選方案


  在上午舉行過法事的大殿里,南京市博物館為前來進行現場報導的記者們準備了兩台電視機,這兩台電視與放置鐵函的地庫連線。鐵函已經與8月6日和7日電視直播中看見的不一樣,因為鐵函外被一個四方體的盒子罩住了,只有從鐵函上方才能看到里面的塔頂部分。奇怪的是,之前專家透露的機械手在哪裡?怎麼看不見了?原來,被鐵函上方一面紅色的綢布給擋住了,專家說,這就是軟兜。科技專家一邊指著前期製作的三維動漫畫面,一邊為記者介紹著將要開始的提升方案。晨光集團工藝研究所周明副所長介紹說,請出阿育王塔就如同進行一場外科手術,需要高度精確,原則是無損于鐵函中任何文物。


  原來設計的方案中,曾經想過用記憶合金方案和氣壓柔性管方案,經過在實驗室的驗証,這些方案也是可行的,但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文物安全,最終放棄了這兩種方案。周明在三維動畫圖象上對這兩個方案進行了詳細解答。


  14:30


  專家介紹考古進程


  塔王剛露塔剎就讓人嘆為觀止


  專家介紹說,今年4月,南京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城南中華門外金陵大報恩寺遺址考古中,意外發現了宋代長幹寺的地宮,考古專家從地宮里挖出一個巨大的鐵函。鐵函出土之時,一塊刻有“佛頂真骨”“感應舍利十顆”“諸聖舍利”“金棺銀槨”和“七寶阿育王塔”等字樣的石碑引起了廣泛關注。經過考古專家和科技專家3個多月的努力,7月28日凌晨,高1.3米、總重409公斤盛放七寶阿育王塔的巨大鐵函,成功取出,在武裝警察的護衛下,運往南京市博物館重要文物庫房。8月6日,鐵函在萬眾矚目的電視直播下被打開了雙層鐵蓋板,鐵函中露出了一尊金光閃閃的塔剎,令在場的考古專家大吃一驚:“太壯觀了,沒想到會有這麼大。”有著多年考古經驗的專家從沒見過,也沒有在歷史文獻上看到過如此巨大的鎏金寶塔。


    相關閱讀:


    南京阿育王塔出函局部開裂 專家稱內有佛骨舍利


    視頻:阿育王塔底座呈現釋迦牟尼誕生過程





/目擊鎏金七寶阿育王塔順利出函北京新浪網 (2008-11-23 16:25) 






精美絕倫的鎏金七寶阿育王塔  

工作人員小心取出寶塔  

      寶物露出真容


  昨天下午3時28分,鎏金七寶阿育王塔的塔座離開了函閘,媒體區傳出一陣歡呼,慶祝這考古界、宗教界的盛世發現。中國目前發現的體積最大的阿育王塔在瘞藏地下997年後驚世亮相,塔身上的雕刻巧奪天工、鑲嵌的珠寶精美絕倫,讓在場的每一位屏息凝視。


  28分鐘『聖物』出函


  昨天下午,警方在南京市博物館內圍起警戒線。數十位佛教界人士在現場為寶塔出函祈福。


  下午2時,記者通過現場即時信號看到,鉸鏈連在了兩條軟織物綢帶上,紅色的兜底絲布準備就緒。專家在起吊過程中作若干次停頓,調整水平狀態。3時整,6名工作人員啟動鉸鏈,操縱手小心翼翼地拉動事先植入的軟織物,寶塔緩緩上升。3時04分,塔剎露出尖端。3時10分,從鐵函上方俯視,可以看到山花蕉葉底部雕有精美的坐佛像,塔座正上表面印有密密麻麻的陰刻梵文。3時15分,塔剎上5圈像輪完全露出函面,四方鎖鏈上各挂7枚風鈴。寶塔一半露出真身。3時18分,底座現身,引起一片驚嘆。鐵函上顯露出漢字。外壁上有多個小孔,有的鑲嵌著珠寶,有的則是銀鎏金泡釘。3時28分,整座寶塔脫離函口,它被擱置在底板上,隨後被挪入恆溫恆濕的內封閉玻璃罩。


  佛雕精美寶石絢麗


  寶塔高110厘米,重約50公斤,底部ye正方形,山花蕉葉邊長48厘米。專家指出,這座鎏金七寶阿育王塔的體積比2001年杭州雷峰塔出土的阿育王塔大出3倍以上。


  從即時畫面看,一枚山花蕉葉的上側鑲嵌著紅寶石,從下至上的3幅畫依次表現成佛歷程。文化學者王魯湘解讀道,下圖有六牙象代表佛誕,中圖佛坐蓮花意味成道,上圖佛臥菩提樹下象徵涅槃。從圖像看塔身部分較短。


  塔身、塔座的四周有許多佛雕及精美圖案,講述『舍身飼虎』『舍眼布施』等佛教傳說,形象惟妙惟肖。塔座的四隻角上雕刻著鳳凰,和龍首圖案一起,護衛著『天下民安』『皇帝萬歲』『風調雨順』等漢字。在短暫的移交過程中,20個字體頗大的漢字引發了熱議:『將傳郎宋滑州助校王文拾六光明王施首變相記』,這提到的人名、身份尚待考証。不過,根據塔身文字記載,可確定這座阿育王塔的造地是當時中國金銀器製造重鎮揚州。


  塔身、塔座上鑲滿五彩寶石,金、銀、瑪瑙、水晶、琉璃、珍珠、琥珀等記載中的佛教七寶都能找到,絢美的『七寶阿育王塔』實至名歸。據透露,在事先的清理中,已收集到遺落下的『七寶』100多顆。


  考古工作暫告段落


  下午4時許,走出密室的大報恩寺遺址考古隊領隊祁海寧難以抑制激動,他告訴記者,地宮碑文中的描摹和今日所見的寶塔真身相互映照,得到印証。


  和2001年杭州雷峰塔出土的阿育王塔體表鏤空不同,這次出函的寶塔完全密閉。看到出函過程,王魯湘、華國榮等諸多專家很樂觀:寶塔外表再次証明了碑文記載真實可靠,X光片又顯示出了陰影。『金棺銀槨』『佛頂真骨』等頂級聖物安置在塔內的可能性大大提升。祁海寧說,完滿『請出』塔王,考古工作便暫告段落,暫時不會打開塔身,要請示國家文物部門後再做決斷。


  特派記者 樂夢融(本報南京今日電)


  相關鏈結 何為阿育王塔?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君主(西元前273-前236年在位),他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無與倫比。


  早年的阿育王凶狠嗜殺。他發動了一系列統一南亞次大陸的戰爭,但阿育王後來深感痛悔。他同佛教高僧優波毯多次長談之後,決心皈依佛門。


  在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後,佛教的傳播取得了質的飛躍。阿育王向佛教僧團捐贈了大量的財產和土地,把自己分到的佛祖舍利分給各個國家,在世界上建立84000座寺塔。這就是佛祖舍利分散的起源。阿育王為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所造之塔,被稱為阿育王塔。唐代佛教領袖釋道世在其《法苑珠林》中,具體列出了阿育王在中國為供奉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相繼建造的19座寶塔塔名、建塔時代與立塔的地點。他認為中國有19座寶塔是阿育王所造,地宮里有佛祖的舍利。南京長幹寺在《法苑珠林》中排名第二位。排名第一的寧波阿育王寺,是19座中唯一倖存至今的,舍利函從未驚動



//////////////////////////////////////////////////////



千年阿育王塔出函或有佛骨舍利


2008-11-22

【大公網訊】綜合媒體報道,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出土的七寶阿育王塔于二十二日下午被順利「請出」鐵函,歷經千年重現世人面前。寶塔目前已被送進恒溫、恒濕、基本密封的玻璃塔罩保存。專家確信,寶塔中的金棺銀槨中珍藏有佛骨舍利,何時展現還待研究確定。

據香港中通社南京十一月二十二日電,工作人員當天下午三時許開始操縱機械手臂,小心翼翼地取出寶塔。大約進行了二十多分鐘,精美的阿育王塔就完全呈現在世人面前。

據專家介紹,這座精美的阿育王塔由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上繪有精美圖案,講述佛教故事,塔的底座上鑲滿了五彩寶石,精美絕倫。讓考古專家最為吃驚的是,這個重四十公斤的七寶阿育王塔和其他阿育王塔有很大不同,在銀鎏金的外表之下,是一層木質框架,互相用鉚釘相連固定。由于浸泡了上千年,局部有開裂脫落,但已屬相當完美。專家們有信心將這座寶塔恢復到千年前的情景。

針對此前備受關注的「佛頂真骨」舍利,專家表示,堅信在寶塔中珍藏著金棺銀槨,其中珍藏著佛骨舍利。之前的X光檢測結果亦顯示,「佛頂真骨」等碑文記載的圣物,很可能都在塔身內部。

專家認為,用木質容器盛放舍利已有先例,唐代法門寺出土的世上唯一一枚佛指骨舍利的第二重容器就是一只檀香木函。不過,如何保證木質構件不變形、不被腐蝕,是取出寶塔后文物保護需要攻克的難點。至于何時將「佛頂真骨」舍利展現在世人面前,專家表示還需要研究,會遵循文物保護的原則和佛教傳統。

高一點一米,總重四百零九公斤的巨大鐵函目前已經被認定為北宋長干寺所有,而非此前所認定的大報恩寺地宮鐵函。據南京市博物館館長華國榮介紹,從八月六日鐵函打開至今,考古人員除了在函內發現了鏡子、水晶球和散落的銅錢,還發現了二十多個絲織品小包裹,里面也包有銅錢、水晶球、寶石等供奉品。

鐵函出土之時,曾經有一塊刻有「感應舍利十顆」「佛頂真骨」「諸圣舍利」「金棺銀槨」和「七寶阿育王塔」等字樣的石碑引起了廣泛關注。

考古專家奚三彩認為,基于目前的考古發現與碑文內容大致吻合,因此備受關注的「佛頂真骨」等寶物很可能將隨著七寶阿育王塔出函而現身。


 


 


 


///////////////////////////////////////////////


在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後,佛教的傳播取得了質的飛躍。阿育王向佛教僧團捐贈了大量的財產和土地,把自己分到的佛祖舍利分給各個國家,在世界上建立84000座寺塔。這就是佛祖舍利分散的起源。


阿育王為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所造之塔,被稱為阿育王塔


]唐代佛教領袖釋道世在其《法苑珠林》中,具體列出了阿育王在中國為供奉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相繼建造的19座寶塔塔名、建塔時代與立塔的地點。


他認為中國有19座寶塔是阿育王所造,地宮里有佛祖的舍利


。南京長幹寺在《法苑珠林》中排名第二位。


排名第一的寧波阿育王寺,是19座中唯一倖存至今的,舍利函從未驚動。


西安法門寺......杭州雷峰塔寺(介紹過)......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關難過關關過.


日日夜夜驚驚心.


舉頭三尺青天見.


一舉成擒入土監.                      空智.2008.11.12.


 


 


 


勸世人莫貪.為官更不能貪.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芝麻晶片 下載影片一眨眼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1/04 07:10 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你能想像下載一部兩小時的電影,只需要不到十秒的時間嗎?台灣大學電子研究所副教授李致毅,昨天發表全球體積最小、成本最低的「超高速無線通訊系統晶片」,未來下載影片、上傳數千張照片,都只要「一眨眼」的時間,就能享受高品質影音服務。



電影「關鍵報告」中,男主角湯姆克魯斯憑空操作、瞬間下載虛擬螢幕,將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台大研究團隊研發出「超高速無線通訊系統晶片」(System on a Chip,簡稱SOC),可別小看這一只小如芝麻般的晶片,它將可打造資訊飛馳世界,未來商機無限。



「裝了此晶片就好比傳輸速度從腳踏車升級到高鐵一樣!」李致毅指出,此晶片利用六十GHz頻帶的高頻寬傳輸,最高可達到五Gb/s的傳輸速率,對於高畫質影音標準(HDMI)一點五Gb/s的傳輸綽綽有餘。



這項發明正在申請專利當中,對於台大這項成果,已有科技業者表達高度興趣,未來量產上市,預估可以創造極高的利潤。李致毅說,世界各主要研發機構或科技公司,如美國的柏克萊加大、IBM、日本NEC、富士通等,都傾全力研發,但仍多以局部發展為主;台大的成果是唯一整合性高的成品。



SOC傳輸速度是WiFi的一百倍、三點五G手機的三百五十倍,現行網路下載需卅分鐘的電影,利用SOC下載,可能只要十八秒,還可同步收看。



他表示,此晶片使用現行的九十奈米製程,已成功將所有電路整合在晶片中,將成本控制在一美元,較傳統晶片動輒數十美元少很多;另一個重大的突破在於使用改良過的調變方式,大幅減少功率消耗以及電路複雜度,也將晶片所需面積縮減至約十分之一,面積小到可放在通訊產品上。



李致毅指出,六十GHz為一國際通用不需執照的商用波段,由於目前使用的低頻波段頻寬太小且太過擁擠,毫米波段成為下一代寬頻通訊應用的唯一選擇;另外,由於六十GHz有被大氣中的氧吸收的特性,傳遞過程不會干擾遠方的通訊,十分適合短距離高速傳輸。



李致毅說,未來家中視聽設備,如電視、音響、攝錄放影機等設備植入該晶片,與超高速無線網路結合在一起,就能瞬間傳送到家中各角落的電視螢幕,甚至在機場、車站,隨處可下載電影或遊戲,供旅客打發漫長時間。



參與研究的同學吳克中說,已數不清做壞幾個晶片,與老師研究了一年半,終於研發出成功,「真的相當興奮」。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湖水乾,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雷峰塔下ㄉ千古密秘{4.}


雷峰塔基座地宮


大量出土佛教佛塔文物.玉器.銅鏡.古錢幣.收藏重見天日.


卻不見白蛇娘娘????


 


 


 


 


 


 




古錢幣


 


 


 


 




 


 


出土佛教佛塔文物


 



雷峰塔基座地宮


 


 






出土佛教佛塔文物



 


 


 


 



雷峰塔基座地宮


 




 


 


 




出土佛教佛塔文物


 




出土佛教佛塔文物


 




銅鏡




銅鏡


 



玉器.


 


 


 


 


雷峰塔下ㄉ千古密秘{4.}


 雷峰塔大量出土佛教佛塔文物.玉器.銅鏡.古錢幣.收藏重見天日.


卻不見白蛇娘娘????


雷峰塔 因{白蛇傳}而聲名大噪.


也因{法海和尚} {白蛇永鎮雷峰塔}而讓凡人不敢靠近.盜取文物.


這些千載難逢ㄉ佛教文教.得以保存.


 


雷峰塔下ㄉ千古密秘以上資料取自:雷峰塔秘寶與白蛇傳奇展.(國立臺灣美術館出版)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雷峰塔下ㄉ千古密秘 雷峰塔約始於宋太祖開寶4年(西元971)


塔經中卷首:{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國王錢叔(人字旁)造此經......


{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


{孤塔歸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台金碧.


圖1.2.為清末民初日本人所拍.




 


最後5層磚塔.


 




雷峰塔下ㄉ千古密秘  於民國13年西元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轟然倒地.塔倒消息不脛而走.杭州萬人空巷.


 


 




重建後ㄉ雷峰塔.






雷峰塔下ㄉ千古密秘 2.《白蛇傳》「西湖水乾,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雷峰塔於1924年轟然倒地.白娘娘(白蛇精)出世嗎??


法海和尚:{ 除非 西湖水乾.雷峰塔倒.不然蛇精將永遠被鎮壓在塔下}{凡人不得靠近雷峰塔}打從心底想 1.這到底是民間故事ㄉ張力發展.2.還是塔下有千古ㄉ秘密..............


 


 


 


 


 


 


 


答案.......未完.


(千呼萬喚出土ㄉ佛塔秘寶).........待續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一


白素貞原是在山野中修煉的一條小白蛇,一日小白蛇被捕蛇老人所捕獲,險遭殺身之禍,幸虧被一位小牧童所救,素貞暗自起誓,此救命之恩永誌銘心,“山中歲月容易過,世上繁華已千年”,素貞經過一千七百年的修煉,終於蛻盡蛇身,得以化做人形,本欲往峨嵋山繼續修煉,但經觀音大士指點,方憶起人間還有一段情緣未了,素貞依照觀音大士的指引,來到杭州西湖尋找前世救命恩人--許仙…途中遇見青蛇兩人結為主樸,青白二蛇在西湖的斷橋上找到了許仙兩人一見鍾情,白素貞以身相許,與許仙結為夫妻........



宋紹興年間,杭州有一位藥店的主管「許宣」(後民間改為「許仙」),在西湖遇見千年修練白蛇幻化的美婦人白娘子及青蛇幻的使女青青,三人共傘,一同在船上避雨。下船後許仙把雨傘借給白娘子,次日如約到白家取傘,兩人想見,漸生愛慕之情,因青青促合,成為夫婦。

婚後,白娘子行為怪異,令許仙難堪。後來,許仙遇見金山寺寺僧法海,法海把一缽盂交給許仙,教許仙把缽盂罩在白蛇的頭上。白娘子和青青被罩在缽盂中後,現出了原形。法海逐把缽盂放在雷峰寺前,用石頭砌成七極寶塔,名雷峰塔。留下一偈語:「西湖水乾,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雖然白蛇傳說始見於《警世通言》但民間相傳已久。自《警世通言》後,乃有白娘子峨嵋山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以及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等的情節加入。 白蛇初無名,後來被貫於「白素貞」之名。

《盜仙草》是講在端午節的那一天,白娘子因為受不了雄黃酒的刺激(蛇怕雄黃酒)而變回原形,許仙回家撞見自己的妻子竟是蛇精,被嚇死,白素貞冒死盜峨嵋山南極仙翁的靈芝仙草救活許仙的情節。

《水漫金山》是講法海把許仙騙去金山雷峰寺,不讓許仙夫婦團聚,白娘子為了救回許仙,和青青一道,跟法海鬥法,不惜引西湖之水貫金山寺。但因為身懷六甲,力敵不能,被法海壓在雷峰塔下。 青青得以逃脫,修練有成,再回金山,鬥贏法海,法海無處可逃,身穿著黃色的僧衣,遁身入蟹腹。後來許仙夫婦終於能團圓,而法海卻只能留在蟹腹中,所以現在的螃蟹腹中的蟹膏是和尚僧衣般黃色的。

白蛇傳是
小時候每到了端午節,門前總是會插上艾草,大人喝些雄黃酒,也醮一點在小孩子的額頭,並提及「白蛇傳」的故事。現在似乎已經沒有這種習俗了,但是電視節目偶爾會應景,播放白蛇傳的故事。

其二

一個千年白蛇精,為了報恩,變成為女人,嫁給一名窮書生許仙。許仙因妻而貴,事業發達起來。然而就在故事一切看似大圓滿的時候,蹦出名叫法海的和尚,向許仙警告有妖怪纏身。耳根子軟的許仙便返家,在端午佳節邀夫人共飲雄黃酒,試試她的娘子是不是真是蛇精!沒想到白蛇法力真的不勝酒力,露了相,把許仙嚇死。白蛇不顧性命,冒死去偷盜仙草來救心愛的丈夫。沒想到丈夫雖被救活卻不敢認她,躲去和尚的金山寺,使得白蛇大怒,水淹金山寺、傷及無辜、觸犯天條,被打入雷鋒塔。直到她的孩子中了狀元,母以子貴,終被釋出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蛇傳》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傳奇故事之一,初為明代作家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宋紹興年間},杭州有一位藥店的主管「許宣」(後民間改為「許仙」),在西湖遇見千年修練白蛇幻化的美婦人白娘子及青魚幻化的使女青青,三人共傘,一同在船上避雨。下船後許仙把雨傘借給白娘子,次日如約到白家取傘,兩人想見,漸生愛慕之情,因青青促合,成為夫婦。


             婚後,白娘子行為怪異,令許仙難堪。後來,許仙遇見金山寺寺僧法海,法海把一缽盂交給許仙,教許仙把缽盂罩在白蛇的頭上。白娘子和青青被罩在缽盂中後,現出了原形。法海逐把缽盂放在雷峰寺前,用石頭砌成七極寶塔,名雷峰塔。留下一偈語:「西湖水乾,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雖然白蛇傳說始見於《警世通言》但民間相傳已久。自《警世通言》後,乃有白娘子峨嵋山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以及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等的情節加入。 白蛇初無名,後來被貫於「白素貞」之名。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蛇傳》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傳奇故事之一,初為明代作家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宋紹興年間},杭州有一位藥店的主管「許宣」(後民間改為「許仙」),在西湖遇見千年修練白蛇幻化的美婦人白娘子及青魚幻化的使女青青,三人共傘,一同在船上避雨。下船後許仙把雨傘借給白娘子,次日如約到白家取傘,兩人想見,漸生愛慕之情,因青青促合,成為夫婦。


             婚後,白娘子行為怪異,令許仙難堪。後來,許仙遇見金山寺寺僧法海,法海把一缽盂交給許仙,教許仙把缽盂罩在白蛇的頭上。白娘子和青青被罩在缽盂中後,現出了原形。法海逐把缽盂放在雷峰寺前,用石頭砌成七極寶塔,名雷峰塔。留下一偈語:「西湖水乾,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雖然白蛇傳說始見於《警世通言》但民間相傳已久。自《警世通言》後,乃有白娘子峨嵋山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以及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等的情節加入。 白蛇初無名,後來被貫於「白素貞」之名。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蛇傳》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傳奇故事之一,初為明代作家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宋紹興年間},杭州有一位藥店的主管「許宣」(後民間改為「許仙」),在西湖遇見千年修練白蛇幻化的美婦人白娘子及青魚幻化的使女青青,三人共傘,一同在船上避雨。下船後許仙把雨傘借給白娘子,次日如約到白家取傘,兩人想見,漸生愛慕之情,因青青促合,成為夫婦。


             婚後,白娘子行為怪異,令許仙難堪。後來,許仙遇見金山寺寺僧法海,法海把一缽盂交給許仙,教許仙把缽盂罩在白蛇的頭上。白娘子和青青被罩在缽盂中後,現出了原形。法海逐把缽盂放在雷峰寺前,用石頭砌成七極寶塔,名雷峰塔。留下一偈語:「西湖水乾,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雖然白蛇傳說始見於《警世通言》但民間相傳已久。自《警世通言》後,乃有白娘子峨嵋山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以及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等的情節加入。 白蛇初無名,後來被貫於「白素貞」之名。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這玉鏡.就要好好讀這本巨著.


1.鏡背.四面饕餮紋.


2.凸鏡面.幾乎光滑.有玻璃光.


3.有鈕(有紋飾)


4.無 乳丁


5.有裬脊.(以分四面.饕餮紋)


6.有內區.


7.有銘帶.(卻無銘文)


8.有外區.


9.有邊(鏡緣)並往上翹.為漢代特徵.


10.玉器.釘金沁.(可能是放置於漆器中.所以產生紅色釘金沁)


11.玉質.和闐白玉.


圖1.為一區饕餮紋.共四區.


 

























銅鏡算是青銅器中ㄉ一支特例.


春秋.戰國(楚國)時代.兩漢.紋飾接近青銅器.


明.清近代鏡子(幾乎都是水銀鏡)(西洋鏡)紋飾.不同於古銅鏡.


 























一本值得研究ㄉ好書.有關銅鏡研究.


銅鏡書藏(中國歷代銅鏡鑑賞.施翠峰著)

春秋玉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